深蓝汽车CEO邓承浩最近恐怕有点焦头烂额。深蓝S7的销量增速放缓,S09的市场表现也差强人意,再加上之前几次营销翻车事件,让这位技术出身的CEO压力倍增。现在,长安汽车的执行副总裁杨大勇似乎要来“救火”了,坊间传闻他将重点关注深蓝的营销和品牌建设。这不禁让人想起理想汽车在MEGA失利后,李想重新调整管理团队,将能与自己抗衡的高管调回产品线的做法。看来,深蓝汽车也意识到,单凭技术实力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需要在营销和品牌上有所突破。
深蓝汽车的问题,其实也反映了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挑战。技术出身的领导往往更注重产品研发,而忽略了市场和用户的需求。邓承浩自己也承认,深蓝团队85%都是研发人员,营销体系搭建较晚,经验不足。这种“偏科”的现象,导致深蓝的产品虽然技术亮点不少,却难以讲好故事,在与新势力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反观“蔚小理”等新势力,研发人员占比通常在30%-40%之间,他们更注重用户体验和品牌建设,深谙互联网营销之道。
杨大勇的到来,或许能为深蓝带来新的思路。他既是长安汽车的营销老将,也曾担任过深蓝汽车前身的负责人,对深蓝的历史和现状都比较了解。更重要的是,他拥有丰富的产品经验,能够在营销和产品之间找到平衡点。如果杨大勇能够成功整合深蓝的营销资源,提升品牌形象,或许能为深蓝的销量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深蓝汽车并非个例。长安汽车旗下的其他新能源品牌,如启源和引力,也在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并任命了市场营销出身的产品CEO。这表明长安汽车已经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并开始在组织层面进行调整。与此同时,长安汽车也在整合研发资源,将旗下多个研发机构进行合并,以提升效率,避免资源浪费。这种做法与广汽、吉利等车企的做法类似,也预示着未来深蓝汽车的研发体系可能并入长安汽车的统一研发体系。
深蓝汽车的未来之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势力和传统车企都在加大投入,深蓝需要快速提升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长安汽车的资源整合和组织架构调整,也为深蓝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如果深蓝能够抓住机遇,补齐营销短板,整合研发资源,或许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深蓝汽车能否成功转型,关键在于能否平衡技术与市场的关系。过度依赖技术,容易陷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而忽视技术,则难以建立核心竞争力。深蓝需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那么,杨大勇的到来,能否成为深蓝汽车的转折点呢?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