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刹车的终极秘密:它不是安全配置,而是你的电子甩锅侠

讲真,最近饭局上但凡聊到车,就绕不开一个灵魂拷问:主动刹车这玩意儿,到底是爹还是爷?是不是现在不带个主动刹车,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这问题特别好,好就好在它根本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哲学问题,是车企们精心熬制、新鲜出炉的一碗焦虑,专门灌给我们这些想换电车的倒霉蛋。

一开始你以为你在选配置,后来才发现,你是在选择一种信仰,一种关于“我的驾驶技术到底还值不值得信赖”的信仰。

先说清楚,这玩意儿的原理不复杂,就是车上装了个眼睛,可能是毫米波雷达这个近视眼,也可能是激光雷达这个开了天眼的二郎神。它帮你盯着路,发现你要跟前面的兄弟亲密接触了,你还没反应,它就先替你喊“雅蠛蝶”,然后一脚刹车,给你和前车之间留出最后的体面。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像个24小时在线、不要工资还不要命的贴身保镖。

主动刹车的终极秘密:它不是安全配置,而是你的电子甩锅侠-有驾

我身边刚拿驾照的表妹就对这功能爱得深沉。她眼里的小区道路,那不是路,那是黑暗森林,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花坛后面会闪现出一个玩滑板的小孩,还是一只正在思考猫生的流浪猫。对她来说,主动刹车不是一个功能,那是一个赛博护身符,是她每次发动汽车前默念三遍的“心诚则灵”。她亲口说的,有一次一个熊孩子跟个压缩毛巾似的突然从绿化带里膨胀出来,她脑子一片空白,是车子自己“duang”一下减速,才让她有机会踩死刹车。那一刻,她悟了,这几千块钱花的不是钱,是命。

主动刹车的终极秘密:它不是安全配置,而是你的电子甩锅侠-有驾

还有我那帮在CBD上班的朋友,每天开车上下班的路程,堪比西天取经,堵车堵到你怀疑人生。他们跟我说,堵车的时候,人的精神状态是会进入一种“道诡异仙”模式的,手会不自觉地去摸手机,眼睛会不自觉地去看屏幕。这时候,主动刹车就是唐三藏的紧箍咒,在你马上要追尾前车,犯下“嗔”之大罪时,猛地给你来一下,把你从摸鱼的边缘拉回来。你看,对他们而言,主动刹车解决了因为无聊而犯错的人性本源问题。

但,事情一旦涉及到“但是”,就变得有趣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生物,叫“老司机”。

我爸,一个驾龄比我年龄还大的老同志,去年换电车,我极力推荐带主动刹车的,他白了我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你是不是对我的麒麟臂有什么误解”。他认为,车就是他身体的延伸,刹车踩多少,距离留几米,那都是刻在DNA里的肌肉记忆。机器?机器懂个屁的驾驶艺术。

主动刹车的终极秘密:它不是安全配置,而是你的电子甩锅侠-有驾

结果,他提车不到一个月就给我打电话咆哮。说是有一次在国道上超一辆大货车,刚并线过去,车子突然毫无征兆地自己刹了一下,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那一瞬间,他感觉方向盘都不属于自己了,后面的车一个急刹差点把他送走。他气得在车里骂街,说这哪是智能驾驶,这简直是智能爹,还是个爱瞎操心的爹。这特么不是辅助驾驶,这是辅助碰瓷!

后来我们才搞明白,他那丐版车用的毫米波雷达,在某些特定角度,可能会把旁边车道的护栏或者大车的某个反光面误判成障碍物。你看,科技就是这样,它在99%的时间里像个天才,但在那1%的时间里,它能蠢到让三体人都气活了。

主动刹车的终极秘密:它不是安全配置,而是你的电子甩锅侠-有驾

这就引出了一个核心矛盾:主动刹车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老司机驾驶信仰的一次降维打击。老司机们信奉的是人车合一,是自己几十年经验积累下来的判断力。而主动刹车这玩意儿,本质上是在说:“兄弟,别信你自己,信我,我比你快,比你准。”这种权力的让渡,对很多人来说,比多花几千块钱还难受。

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此体会极深。因为我真的被这玩意儿救过。那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早高峰,我堵在路上,就低头看了两秒钟微信,回了个“收到”。就这两秒,前面的车突然刹停。等我抬头,我眼里的前车保险杠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大,我当时大脑里唯一的想法是“坏了菜了”。就在我右脚还在找刹车踏板的时候,车子自己发出了尖锐的警报,然后一记重刹,稳稳停住,离前车屁股大概就一个手机的距离。

主动刹车的终极秘密:它不是安全配置,而是你的电子甩锅侠-有驾

那一刻我没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只有一种巨大的屈辱感。我意识到,我的反应,我引以为傲的驾驶技术,真的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或者说,跟不上我日益下滑的身体机能了。这个赛博爹,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确实扶了我一把。它用一次粗暴的介入,告诉我,大人,时代变了。

所以你看,这几千块钱的差价,买的是什么?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硬件。对于新手,它买的是一个“容错率”,一个在你手忙脚乱时帮你兜底的保姆。对于老手,它买的是一个“认知税”,是你承认自己终将老去、终将犯错的入场券。讲真,这笔钱都够我买好几斤小龙虾配啤酒了,生活品质的提升可能更直接。

主动刹车的终极秘密:它不是安全配置,而是你的电子甩锅侠-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车企们把这玩意儿的标定玩成了一门玄学。有些车的主动刹车,像个惊弓之鸟,路边飘个塑料袋它都能给你来一脚急刹,让你在车里体验免费的过山车。而有些车的主动刹车,又像个退休老干部,非得等到火烧眉毛了才慢悠悠地介入一下,突出一个“重在参与”。这背后,就是各家算法和硬件的差异,是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闪电战。说白了,你花钱买的不仅是功能本身,还是这家工程师对于“危险”的理解。

主动刹车的终极秘密:它不是安全配置,而是你的电子甩锅侠-有驾

而且千万别把这玩意儿当成金钟罩铁布衫。我曾经在一个雨天,故意对着路中间一个被吹倒的雪糕筒开过去,想试试它的成色。结果呢?车子毫无反应,径直开了过去,仿佛在说“这玩意儿也配让我出手?”。直到我亲自踩下刹车,它才如梦初醒般亮起警报。所以说,它能识别君子,防不了小人。对于那些形状不规则、反射信号弱的物体,它大概率会选择性失明。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小区里横冲直撞的老头乐解决不了,所有自动驾驶都是在整花里胡哨的。

主动刹车的终极秘密:它不是安全配置,而是你的电子甩锅侠-有驾
主动刹车的终极秘密:它不是安全配置,而是你的电子甩锅侠-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这个比喻有点魔幻,但你仔细想想,现实比这魔幻多了。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主动刹车到底要不要选?

不装了,摊牌了。我的结论是,必须选,但不是为了安全。

安全只是它最表层的价值。它真正的价值在于,为你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电子化的“甩锅对象”。

你想想,如果没有主动刹车,你追尾了,那是你技术不行,你反应慢,你活该。但如果你有主动刹车,你追尾了,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这车的主动刹车有问题!系统没介入!我要维权!”你看,责任瞬间就从你这个驾驶员,转移到了车企那个冰冷的服务器上。

这,才是这个功能在当代社会最核心的价值。它不是一个安全配置,它是一个责任转移装置,是一个电子甩锅侠。你多花的几千块钱,买的不是一个刹车辅助,是买了一个能在关键时刻替你背锅的虚拟队友。就问你怕不怕?在这个人人都要为自己行为负责到死的时代,有这么一个机会能把锅甩给机器,简直是性价比最高的精神解脱。

所以,别纠结了。买它。不是因为它能救你的命,而是因为它能在关键时刻,维护你作为人类那点可怜的尊严。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