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闷声发大财?2025年销量破70万,打了谁的脸?
刷着今日头条热榜,突然看到一条消息:零跑汽车10月单月销量突破7万辆,提前完成全年50万辆目标!这数据让我愣住了——不是说零跑快不行了吗?怎么突然就这么猛了?
记得2019年,零跑创始人朱江明说要在2025年实现年销50万辆、盈亏平衡时,网上多少人嗤之以鼻。当时我也觉得这目标有点悬,毕竟那时候新能源市场厮杀正酣,零跑看起来并不占优势。谁能想到,人家真的做到了,而且提前一个半月完成目标。
翻看零跑今年的销量曲线,确实让人吃惊。从年初开始就保持高速增长,10月更是冲到7万辆以上。按照这个趋势,年底冲击60万辆也不是不可能。这让我想起去年那些唱衰零跑的声音,现在看来的确有些打脸。
零跑做对了什么?我觉得关键是“言出必行”这四个字。他们没把精力放在打嘴仗上,而是埋头搞技术、建渠道。比如他们的LEAP 3.0技术架构,让整车成本下降了15%,这在价格战激烈的当下太重要了。还有他们的渠道建设,现在全国已经有500多家门店,下沉市场做得特别扎实。
说到技术,零跑确实有点东西。他们自研的智能动力、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在同等价位里算是很能打的。特别是那个四叶草架构,实现了座舱、智驾、动力的全域融合,这在业内还真不多见。
不过最让我佩服的,是零跑的定价策略。在大家都觉得新能源车越来越贵的当下,零跑坚持做“价格屠夫”。比如刚上市的C16,中大型SUV卖到15万以内,这价格放在两年前想都不敢想。难怪能在三四线城市快速打开市场。
当然也有人质疑,销量上去了,盈利能力跟上了吗?从公开数据看,零跑今年三季度已经实现单季盈利,这在造车新势力里算是跑得比较快的。要知道,很多品牌卖了这么多年车还在亏钱。
零跑的成功让我想到一个道理: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永远不要过早下结论。就像当年的比亚迪,从被质疑到成为全球新能源销冠,也就用了三四年时间。现在的零跑,似乎正在复制这样的路径。
作为消费者,我乐见这样的竞争。有零跑这样的“鲶鱼”在,整个市场才会更健康,我们才能买到更实惠的好车。至于那些还在唱衰的人,或许该换个角度想想:为什么每次你觉得不行的品牌,最后都活得好好的?
这个世界从来不会辜负认真做事的人。零跑用实际成绩证明,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上,坚持和实干比什么都重要。接下来就看他们能不能继续保持这个势头,在2026年再给我们一个惊喜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