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每个新兴行业在刚起势时,都会经历一段所谓的“野蛮生长”阶段。在此阶段中,行业代表性企业都会复制、diss友商,培养消费习惯,忽悠投资人。于是,消费者会惊讶地发现,当遮掉LOGO后,大家的新功能都差不多,即便这个新功能并不实用,且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直到度过“野蛮生长”阶段后,相关部门才会指定行业规则。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新能源汽车圈那些曾经被“普及”的鸡肋功能,又是怎么被“收皮”的。
隐藏式门把手
天底下几乎没有新鲜事,很少有人知道,隐藏式门把手面世其实已经超过70年了。早在1952年就出现在奔驰300SL上,但一直没怎么普及,直到特斯拉横空出世。当然,我们也能理解特斯拉采用隐藏式门把手的初衷。因为那时候的动力电池续航能力并不出众,需要尽可能减小风阻。这么一来二去的,隐藏式门把手就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标志性”配置,区别则是整体式弹开、握手式、内抠式。
隐藏式门把手并不是没有缺点,比如北方冬季雨雪天气后容易被冰封,需要砸开;车祸后,热心群众想开门救人,但就是开不了。网友甚至戏言:消防员培训手册要加上市面上所有车企的门把手开法。于是,诸多车企/供应商开始研发新技术,如EDR门锁功能、破冰功能,以及把发生碰撞事故时车门是否立即解锁当成安全卖点。颇有种“真男人从不回头看爆炸”的豪气,殊不知,成熟可靠的机械门把手,市场上已经用了好几十年了。
最近,工信部将申请立项的《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予以公示,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7日。文件规定了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试验方法等,算是填补了行业空白。
矩形方向盘
与隐藏式门把手相似,矩形方向盘也算是特斯拉“首开先河”,其设计灵感源自于F1赛车方向盘。但科技企业就是科技企业,不一定清楚知道赛车和民用车在转向比上的极大差异。F1方向盘总转动角度通常限制在120度左右,而民用车呢,掉个头就要打两圈半,差不多900度。
我还真操作过矩形方向盘,因为缺少上下两段弧形着力点,在大幅度转弯的时候,双手就有些无所适从,容易握空、打滑,紧急情况下使用起来极不方便,甚至堪称灾难。
搞笑的是,当特斯拉意识到问题所在,迅速改正后,国内某车企还通盘“照抄”,甚至将其作为主要卖点推广。不知道这属于“外来和尚会念经”,还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直到搭载此方向盘的车辆上不了工信部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才最终作罢。
单踏板模式
单踏板模式是一种车辆强动能回收模式,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旨在通过增强动能回收效率,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在这种模式下,驾驶者可以通过加速踏板控制车辆的加速和减速,踩下加速踏板即加速,抬起加速踏板即减速,相当于一个踏板就能完成日常的加减速操作。换言之,在单踏板模式下,刹车无用,且加速踏板需要控制得非常细腻,减速时需要慢慢松开。最关键的是,单踏板模式下的减速或急刹时,刹车灯不亮。
在我的印象中,单踏板模式貌似也是特斯拉开创出来的,之后国内车企迅速跟进,如蔚来、小鹏、埃安、零跑等新势力。搞笑的是,当我买了辆上汽通用别克微蓝6后,发现也有单踏板模式。于是,立马召集所有家人告知,开此车时千万不要用此模式。
没有意外,工信部又下场了,去年 9月公开征求《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要求车辆默认出厂状态下不能为“单踏板模式”;非默认工作模式下应提供光学信号持续提示(刹车灯),在白天也应清晰可见。
写在最后:
这两年,国内汽车工业似乎从单纯的交通工具慢慢得电子产品化,但跨行就会面临新问题,电子产品是遵循“摩尔定律”的,即同样价格所能买到的电子性能,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原本车型每6-8年换代一次,现在则大不一样了,一年不换代一次就感觉这个车型可能会噶。当技术储备跟不上消耗后,怪圈出现了:为了创新而创新,甚至会在话术上误导消费者。于是,工信部又忙活了,刚规定要在智驾功能加上“辅助”二字,限制OTA频繁升级,接下来将会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推进电动汽车安全等方面着手。另外,从明年1月份起,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NCAP)将鼓励车企安装实体、易用且具备触感的控制装置以获取最高安全评级。这股风潮早晚也会吹到国内,届时,被新能源车企视为“糟粕”的实体按键将会回归,不得不说,这很讽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