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排队叫号,闪充5分钟400公里,技术卡在哪?

“您前面还有23位,请耐心等待。”国庆假期,堵在高速服务区,手机弹出这么一条消息,我差点把方向盘给掰断了。

充电排队叫号,闪充5分钟400公里,技术卡在哪?-有驾

可笑的是,就在几个月前,各家车企还在发布会上吹得天花乱坠。什么比亚迪、华为,都拿出了“兆瓦级闪充”,宣传得神乎其神,说是五分钟就能给车灌进去400公里的续航。这速度,跟油车去加油站加满一箱油,时间上已经没差多少了。技术明明摆在那儿,怎么一到节假日,我们这些车主还是得在充电桩前,像嗷嗷待哺的雏鸟一样排着长队?

充电排队叫号,闪充5分钟400公里,技术卡在哪?-有驾

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吧,作为一辆汉L的车主,车开了快八千公里,那种传说中的兆瓦级充电,满打满算也就体验过两次。平时呢?基本都是窝在家里用地库的慢充,毕竟一度电几毛钱,真香。高速上不是没见过快充,但绝大部分都是60千瓦、120千瓦的老家伙,偶尔能碰到个250千瓦的桩,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充电排队叫号,闪充5分钟400公里,技术卡在哪?-有驾

最有意思的是,我的车支持双枪充电,每次插上两把枪,旁边车位的车主脸色都明显不太好看。有车友在群里开玩笑说,汉L和唐L一充电,就能把隔壁车的充电速度给“吸”过来,搞得跟武侠小说里的吸星大法一样。这事儿虽然是个段子,但也侧面说明,即便没有兆瓦级的充电桩,新一代电车的补能效率也确实上来了。

充电排队叫号,闪充5分钟400公里,技术卡在哪?-有驾

这就很尴尬了。车企的技术跑得太快,把基础设施远远甩在了身后。充电桩的建设速度,压根就跟不上电车的普及速度,更别提还是兆瓦级这种对电网负荷要求极高的新玩意儿了。高速服务区建充电桩,得考虑平时的空置率,总不能为了每年几个节假日的高峰,就铺上一大堆平时没人用的昂贵设备吧?这笔经济账,谁来算都头疼。

所以高速上排队的,来来回回总是那几类车。要么是800V平台以下的旧车型,要么是续航本就不长的短腿车,还有不少插混和增程车也来凑热闹。他们一充,短则二三十分钟,长的可能要一个小时才能挪窝。在高速上,一度电卖到一块五,本来就贵得让人肉疼,大家也只想尽快补点电就走。

充电排队叫号,闪充5分钟400公里,技术卡在哪?-有驾

好在,国家能源局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7月底开了个会,说要专门出政策,重点在高速服务区搞大功率充电设施。听起来是个好消息,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就拿比亚迪来说,计划自建加上合作共建的兆瓦级充电站号称近两万个,听着挺吓人。可首批落地的站点,大多都在全国两百多个核心城市里,还经常建在自家4S店附近。这明显是优先服务城市用户,高速路上的长途旅客,暂时还享受不到这个福利。

充电排队叫号,闪充5分钟400公里,技术卡在哪?-有驾

这么看下来,事情就清晰了。技术已经不是瓶颈,瓶颈在于基建的滞后和商业逻辑的限制。车企在技术上狂飙突进,基建方在成本和效益之间反复权衡,而我们普通车主,就夹在中间,成了节假日高速上那个看着排队长龙,默默计算着剩余电量和膀胱容量的可怜人。

充电排队叫号,闪充5分钟400公里,技术卡在哪?-有驾

看来,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光靠哪一方使劲都没用。基建要加速,车企的技术要继续下放普及,而我们这些当车主的,在节假日出行前,恐怕还得更精打细算地规划好路线和补能计划才行。

充电排队叫号,闪充5分钟400公里,技术卡在哪?-有驾

明年这个时候,这充电桩前的长队,会短一点吗?

充电排队叫号,闪充5分钟400公里,技术卡在哪?-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