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五菱又在造玩具,直到看懂它的对手是“老头乐”,才发现这

讲真,当我看到五菱旗下那个叫埃尚的牌子,也搞出来一台微型电动车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不是“新车来了”,而是“又一个想不开的下场了”。

这年头,造微型电动车,已经不是商业行为了,这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充满了绝望与嘶吼的赛博朋克式自爆。车圈现在已经不是红海了,是血海,是硫酸池,是大家一起开着泥头车玩碰碰车的修罗场。你以为大家是在竞争?不,大家是在比谁先发疯,谁先不当人。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场是把桌上的蛋糕端走了,那现在这些新入局的微型车,就是连桌子腿都要掰下来,看看能不能点着了给大家取个暖。

你看埃尚这台车,工信部申报图里那个造型,两颗圆滚滚的大灯,努力想让自己看起来人畜无害,像一只刚刚学会眨眼的皮卡丘。官方文案说要“奔赴你我共同的热爱”,翻译过来就是:大哥大姐们,已经卷到这个份上了,给条活路吧,买一辆吧,求求了。

再看尺寸,长宽高比长安糯玉米大了一圈,精确到毫米。我都能想象出产品经理拿着游标卡尺,对着糯玉米的数据,在PPT上声嘶力竭地喊:“加大!加大!加大!我们的前脸必须比它更有“呼吸感”!我们的屁股必须比它更翘!轴距?轴距就不用动了,再动就得重新开模了,老板会杀了我们的!”

这已经不是造车了,这是在玩一种极其微妙的“大家来找茬”游戏。消费者也很忙的好不好,谁有空拿着放大镜去对比你这多了几毫米的“诚意”?本质上,这就是个“压缩毛巾”产品,大家用的都是差不多的供应链,差不多的技术平台,丢水里泡开,最后长得都跟亲兄弟似的,唯一的区别就是你叫Tony,他叫Kevin。

然后看动力,35千瓦电机,最高时速101公里。是是是,我知道,这种车就不是让你上高速劈弯的,它就是个城市代步的买菜神器。但这个数据,透露出一种浓浓的无力感。它仿佛在说:“我知道我很弱,但我就这样了,你爱买不买。”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道理?

其实吧,这车存在的逻辑,我居然有点懂了。它对标的,从来就不是特斯拉,甚至不是比亚迪海鸥。它真正的敌人,是那些在马路上横冲直撞,无视一切交通法规,堪称马路“雷电法王”的老头乐。

我以为五菱又在造玩具,直到看懂它的对手是“老头乐”,才发现这-有驾

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是什么?不是识别红绿灯,不是躲避障碍物,而是预测一个戴着草帽的大爷,会不会在下一个路口,以一个匪夷所思的角度,用每小时20公里的龟速,完成一次横跨三条车道的“闪电战”。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这不讲基本法啊。

所以,埃尚这种车的核心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它给了那些老头乐用户一个“消费升级”的选项。你看,我这也是四个轮子,还能上牌,还有空调,最重要的是,我好歹算一辆“正经车”,出了事有保险兜底。这就叫降维打击。用正规军的身份,去抢游击队的地盘。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需求早就变了。年轻时我觉得车是我的“金钟罩铁布衫”,要零百加速,要操控,要战斗感。现在?现在我只关心这车能不能停进那个犄角旮旯的车位,后备箱能不能塞下两大袋米和一整个西瓜。说真的,我上次在菜市场门口差点被一个三轮车创死,那个大爷的车速,感觉牛顿的棺材板都按不住了。从那一刻起,我就悟了,所谓的高端智能,在绝对的混乱面前,一文不值。

所以,我们必须用一种【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来看待这一切。车企们发布会上讲的那些智能座舱、人车交互、AI大模型,都是讲给资本听的“经文”。而像埃尚这种小车,才是他们背地里偷偷修炼的“武功”。这种武功不好看,甚至有点猥琐,但能用,能活下去。

我以为五菱又在造玩具,直到看懂它的对手是“老头乐”,才发现这-有驾

在这个微型车蛊池里,大家比的不是谁的技术更牛逼,而是谁的身段更柔软,谁的脸皮更厚,谁更能放下所谓的“品牌调性”,去跟最不讲理的用户肉搏。这帮人是真的疯了!彻底疯了!

我以为五菱又在造玩具,直到看懂它的对手是“老头乐”,才发现这-有驾

所以埃尚这车能不能成?谁知道呢。但这个姿态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它不是来做产品的,它是来战场上插旗的,告诉所有人:“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得太舒服。”它成功地让这个本已癫狂的市场,又向着“道诡异仙”的境界迈进了一小步,太阳都要为此一个趔趄。

至于车主?车主不重要。在这场掀桌子的盛宴里,所有人都是燃料。

我以为五菱又在造玩具,直到看懂它的对手是“老头乐”,才发现这-有驾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