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国内新能源车普及,国际仍坚持燃油车?揭示三大深层原因

●—≺ 引言 ≻—●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电动车在大街小巷上跑得挺欢快,而国外嘛,依旧坚持用油车不放手!

其实不是外国人不喜欢油车,而是中国电动车竞争激烈,直接把国外品牌甩得没影儿,差了好几条街呢。

现在的人虽然有想要追的心,但真正能追上的实力却暂时还没有,这都源于三大“令人心碎”又“很现实”的真相!

为何国内新能源车普及,国际仍坚持燃油车?揭示三大深层原因-有驾

●—≺ 关于电车政策优惠 ≻—●

最先得提到的就是电车政策的各种优惠措施,要说这些政策到底有没有起作用,最靠谱的还是看数据来判断!

以2025年1月至7月的长时间序列为例,你会发现中国新能源车的销量已经冲到823.3万辆,比去年同期多出了39.2%。这份成绩单里,当然能看到“国内市场”与“出口市场”两个方面的表现!

其中,国内销量达到了691.3万辆,比去年同期大幅提升32.3%。背后这个快速增长的订单,和中国电车自主品牌占比迅速升高的趋势密不可分。

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安汽车这几家在7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单前列,都是因为它们自主研发实力强大,这也推动了一股新的销量高潮。

为何国内新能源车普及,国际仍坚持燃油车?揭示三大深层原因-有驾

看看出口市场那边吧,受持续几个月的中美贸易战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销量也受到了一些波及,不过到今年7月底,整体来看,交出了一份挺让人满意的成绩单。

出口量冲到了130.8万辆,比去年同期涨了84.6%,占汽车出口总数的34.4%。而且呢,中南美洲和中东这些新兴市场成了主要的出口对象,比以前多贡献了超过六成的份额。

取得这么不错的成绩,和国家推行的电车补贴政策有很大关系,比如“以旧换新”的补贴措施,真的是拿“真金白银”给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为何国内新能源车普及,国际仍坚持燃油车?揭示三大深层原因-有驾

就在上个月底的时候,第三波补贴资金已经陆续发放到位啦,相关的钱直接打到消费者的账户上。如果采用“车电分离”的模式,还能享受到“免税”的优惠呢!

回头看看欧美那些国家,口号喊得一个比一个响亮,可一真正实行起来,却发现“捉襟见肘”。像美国的新能源汽车税收减免政策,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时间限制还卡在了9月底之前。

一旦过了这个期限,买新能源车就没税减免了,让许多还在犹豫的消费者陷入了两难。到底要不要赶紧下单,还是继续观望者呢?

为何国内新能源车普及,国际仍坚持燃油车?揭示三大深层原因-有驾

看看欧洲那边也差不多,为什么新能源车的销售没怎么起色,和哪些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有关系。

拿法国来讲啊,并不是所有想买电车的人都能领到补贴,政府呢,只对收入在5万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发放补助。至于年收入超过5万的,就算拿到补贴的资格也被划到高收入群体,根本享受不到购车补贴的优惠。

除了咱们国家在新能源车政策上明显领先于其他国家以外,还有一大优点就是,任何一个国家给新能源汽车充电,远没有中国这么方便!

为何国内新能源车普及,国际仍坚持燃油车?揭示三大深层原因-有驾

充电比加油要方便多了!

这可离不开中国那“基建狂魔”的头衔啊,要知道用户那么多,电车充电桩的公共服务设施得跟得上,既得快又得稳定靠谱,全部搞到位才行。

放眼整个中国,目前建成的公共充电桩大概有360万个,虽然全国高速公路网络还没完全实现100%覆盖,但至少也到达了99%的覆盖率。

就连电动车充电技术,也彰显出了“中国速度”,那“10分钟快充”技术一旦实现量产,就直接跑到全国各地推广开来了。

为何国内新能源车普及,国际仍坚持燃油车?揭示三大深层原因-有驾

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刚刚在北京昌平区新建并投用的“超充站”,百公里充电只用3分钟。这3分钟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拿起充电枪,泡个短视频的工夫,电动车就充满了,立马可以继续跑了。

就算是在海拔很高的川藏地区,找充电桩也不用担心,能看得到的“换电站”,用上“换电服务”也只需要3分钟,不费劲地就能搞定“一键换电”。

所以说,在国内买电动车,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的问题了,国家也全力推进“充电”加“换电”的双保险策略,轻轻松松就帮大伙儿解除买电车时的顾虑。

为何国内新能源车普及,国际仍坚持燃油车?揭示三大深层原因-有驾

正因为充电比加油更方便,也比加油更实惠,才让中国的电动车在大街小巷跑得那么普及。

一比较欧美的情况就能看出明显差别,既然这玩意“性价比”这么高,出行这么方便,怎么欧美人还是老抱着油车不放呢?这其实跟那边充电桩的覆盖率只有15%的事实脱不了关系。

拿德国做比方,如果中国每公里装的充电桩是5个,那么德国每公里大概只有1个。要是碰上好几个电车同时没电,那还不就是“神仙打架”嘛?

看看整个欧美国家吧,充电桩的总数真是少得让人叹为观止。打个比方,如果用中国的350万公共充电桩来做参照的话,那欧美国家合起来的充电桩数量还不到中国的两成。

为何国内新能源车普及,国际仍坚持燃油车?揭示三大深层原因-有驾

电车行业拼命搞“价格战”真是毫不手软

最后一个原因得算是“市场氛围”吧,这方面也直接关系到电车的价格,而价格呢,也成了消费者在挑车型的时候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

毫无疑问,国产电车在国内外市场都占有明显优势,主要原因还是靠着完整的产业链供应体系,而这也让它们在价格上比外国品牌更具竞争力。

拿“比亚迪海豚”这款电车来说,国内的卖价是9.98万元,但要出口到澳洲市场,光是“入门版”就要标到22万元,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了出口关税的因素在。

为何国内新能源车普及,国际仍坚持燃油车?揭示三大深层原因-有驾

中国之所以有底气发起“价格战”,主要是靠垂直整合的产业链带来的规模优势。正是因为从锂矿开采到整车制造都能自主研发和生产,才让生产成本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压缩。

跟中国走的电动车技术路线不一样,欧美国家没办法搞全产业链供应。只靠锂、钴这类矿产资源一缺,生产就容易卡住脖子,受制于人啦!

因为自主研发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难以突破,欧美国家只好走多元化的技术路线,不过选择这个路径也意味着随时要面临国家关系变化带来的影响,供应链随时可能被切断的危险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