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车30年,竟被新能源逼上绝路?传统手艺真要凉凉?

修车30年,竟被新能源逼上绝路?传统手艺真要凉凉?-有驾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二十年前,修车是门手艺,是能传家的本事;现在,修车成了“技术活”,还是那种得看厂家脸色的“技术活”。

修车30年,竟被新能源逼上绝路?传统手艺真要凉凉?-有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市场占有率升至31.6%。 这组数字背后,是传统汽修行业的集体焦虑:燃油车维修市场逐年萎缩,新能源车维修需求爆发式增长,但维修技术却高度集中在厂家手里。老张说的“云端系统远程授权”,4S店修新能源车时,诊断软件、维修手册甚至配件供应都由厂家控制,第三方维修店想插手,连故障码都读不全。

这种技术垄断,让传统汽修工的转型之路格外艰难。某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透露,2023年该校新能源维修培训班报名人数比2022年翻了两倍,但结业后能真正独立维修的不足30%。原因很简单:学校教的是基础理论,厂家用的是专属协议,就像教人用算盘算微积分,理论再扎实,没厂家授权,照样修不了车。老张的同行老李就是个典型案例——去年花两万块学了新能源诊断技术,结果因为拿不到某品牌的诊断协议,现在只能给新能源车换轮胎、补漆,核心维修活还是干不了。

他回忆,九十年代学修车,师傅带徒弟少则三年多则五年,从拧螺丝到调化油器,手把手教,不藏私。现在呢?4S店招学徒先签竞业协议,老张的大徒弟去年就劝他转型:“师傅,现在修燃油车早晚被淘汰。”老张当时就火了:“照样是门手艺!”可话虽这么说,他心里也清楚,现在来修燃油车的,十有八九是开了十年以上的老车,新车主谁还往燃油车维修店跑?

修车30年,竟被新能源逼上绝路?传统手艺真要凉凉?-有驾

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燃油车维修工岗位需求同比下降22%,而新能源车维修工岗位需求同比增长158%,但平均薪资却比燃油车维修工高40%。 表面看,新能源维修是“香饽饽”,老张的同行老王转型后,天天为厂家更新的诊断协议发愁——“昨天还能修的车,今天厂家升级了系统,故障码全变了,又得重新学。”有些新能源车维修店为了省钱,直接用“破解版”诊断软件,结果被厂家起诉侵权,赔得倾家荡产。

老张不是没想过转型——去年大徒弟给他看新能源维修培训广告时,他也动过心。可那高昂的培训费(普遍在1.5万到3万之间)、厂家垄断的技术、陌生的高压电系统,让他望而却步。“我修了三十年车,最擅长的就是听发动机声音判断故障。新能源车没发动机,我拿什么听?”

修车30年,竟被新能源逼上绝路?传统手艺真要凉凉?-有驾

他的维修铺开了二十年,靠的就是“补胎、换机油、做四轮定位”这些“低端活”。可别小瞧这些活——某汽修连锁品牌数据显示,2023年其门店60%的营收来自基础保养,只有20%来自故障维修。“车越修越少,保养越做越多”,这是行业趋势。老张的老主顾王先生就说过:“张师傅修车,从不乱换配件,价格公道。那些新能源车维修店,动不动就让你换电池包,一套下来好几万,谁修得起?”

修车30年,竟被新能源逼上绝路?传统手艺真要凉凉?-有驾

这种“低端活”的市场需求,恰恰是传统汽修工的生存空间。 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燃油车超3亿辆,按平均使用年限15年计算,未来十年仍有大量燃油车需要维修保养。老张的维修铺,就像城市里的“老字号”,或许不够“高大上”,但能解决最实际的问题。

你觉得老张该不该转型学新能源维修?传统手艺在技术变革中该如何生存?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或许你的观点,能帮老张找到新方向。

修车30年,竟被新能源逼上绝路?传统手艺真要凉凉?-有驾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3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某招聘平台《2023年汽修行业就业报告》、某汽修连锁品牌内部数据
新闻来源:澎湃新闻《新能源维修:技术垄断下的转型困境》、界面新闻《传统汽修工的“末路”与“新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