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说个事。这两天陪一个老同事逛车展,他看上了某品牌的增程车,理由是反正充电麻烦,买个增程还能安心跑长途。我听完差点没笑出声——怎么玩得转新能源车,还是看你选啥产品。毕竟,电车真的是晚买更有性价比,尤其是长安新出的启源A06。
说它是新星一点不夸张。刚上市,增程和纯电两个版本都给足选择。让我特别看好的,是那款2026款510Pro纯电车型,指导价才10.99万。你想想,一台中大型掀背,轴距2922mm,这个尺寸放哪都算宽敞。溜背设计又加分,年轻人看了眼睛都亮了。
背后的电池供应商,是国轩高科。不吹不黑,国轩在电池圈里地位稳,技术靠谱。尤其这个金钟罩电池,51.48kWh大容量,搭配400V平台,最大支持6C充电倍率。官方数据是快充只需0.15小时,这数字让我一开始觉得太夸张了,毕竟同价位车普遍得个半小时甚至更久。后来翻了下笔记,确实有客户反馈快速充电体验还不错,差不多能半小时充到80%。这算我夸大了充电时长了,但足见官方做宣传的底气。
不是说纯电车在充换电速度上都这么给力,很多7-8万的入门小车,50kW直流快充偶尔就掉速,体验差。长安这套51度电,神经还算粗,抗衰减表现或许也能用两三年不掉链子,我自己估计它的保值率有6成上下,算粗略测算,几年内折旧压力不会太大。
再说增程,那款启源A06增程版本,官方没直接说电池容量,但算估计大概是15-20kWh,用来跑城里挺省心的。关键它搭的是一台1.5L发动机作为发电机,市区日常跑,续航可以叠加到700多公里。老板娘家里那台某合资品牌增程车,她说冷启动和噪音控制都比以前好多,我听着觉得是供应链的成熟带来的品质提升。毕竟,各家工厂到现在都摸准了电机和发动机速配,研发过程像调酱油一样,需要多试多调。
拿它和同价位的比亚迪秦PLUS EV比,启源A06显得更加纯净一些。比亚迪电池固然猛,能量密度高,系统集成度也高,但整车调校偏都市化,悬挂调得偏舒适,而启源可能更硬派一点,适合路况稍复杂的城郊。
小跑题,这里想起我修理厂朋友曾说,他开过启源A06纯电,挂档顺畅,制动回收调校很合理,平时不像某些电车那样刹车顿挫感强。扎实。这细节没什么人提,但开着真的舒服。
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启源A06的外观设计有点分裂,街上看到两个用户,一位说这车看起来像豪华车,另一位说怎么看怎么像某合资老车型翻版。真是众口难调。对我来说,这点倒没啥,毕竟车是买来开的,不是给别人看的。
前阵子我还听卖车的朋友吐槽,说这车上市刚开始时,供应链还没完全跟上,交付速度慢了点。现在则稳了不少。举个我认识的客户张先生,他4月底提了辆纯电启源A06,说:这价位,配置挺厚道,尤其是智能互联和座椅加热,我这北方冬天开特别受用。我问他续航怎么样,他说实际跑了大概450公里就得充电,官方530公里的NEDC估计是理想状态。
这里得自我更正,之前我把官方续航号称跑个500+算保守,实际中郊区跑450,还是合乎预期的。续航这玩意儿本来就得看路况、用车惯,光盯着数字没啥用。
说到价格,启源A06纯电10.99万起,增程版预估是13万左右。和蔚来、小鹏这类高端新能源看来,便宜太多了。跟长城欧拉黑猫风格完全不一样,启源的定位更偏向家庭用户需求。市场上10-12万的纯电轿车,不算少,但长安是大品牌,供应链和售后体系相对更紧凑,这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挺安心。
供应链方面,我用个生活比喻。想象你做蛋糕,锂电池是面粉,电机像鸡蛋,整车研发是烘焙师傅把这些按比例混合,反复试错上火,每一步做得好坏,决定这蛋糕好吃不好吃。现在很多品牌蛋糕,面粉充足但鸡蛋不新鲜,或者师傅没经验,出来的车就跑不远或者电耗太高。长安至少在材料和团队组合上,用的是成熟配方。
我自嘲一句,写这些东西久了,反倒觉得自己有时候成了电池控,常常嫌麻烦。车商报我还得反复问快充多久,我有时候真想说,你给我个实操测试数字不行吗?
你有没有想过,十年后,电池技术到底能不能普及到所有车?现在的51kWh电池,对中型车已经够用,但未来电池成本大幅下降,把这个水平普及到入门级车还得多久?(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些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启源A06纯电的智能座舱搭载了L2级别辅助驾驶,且支持OTA升级。有人反映这个车的屏幕响应速度很灵敏,是很少见在10万级车上的体验。
我还记得销售小李一句话:这个车其实能给你调出媲美合资车的稳定性,但价格还没合资进口的半价。我觉得隐藏的价值,不仅仅是电池和续航,还有这套智能系统。
至于哪个版本更适合你?我自己偏爱纯电,一方面是方便快充不用加油,另一方面,是我体感快充时间其实没那么长,15分钟能做个小息,拿着手机刷会儿也就好了。
但说到你会不会觉得,绕来绕去,买电车还是买增程车,和你日常路况和生活节奏关系更大?你有没有算过,一个月充电和加油的费用差价,能不能撑起你的信心?(这也是个挺现实的问题)
我暂时 握着我的启源A06想多玩玩,看看它电池衰减到底有多严重,续航会不会缩水,我对它的期望还是挺高的。你呢?会不会也等着电车的明天,更便宜更耐用的那一天?还是现在就得冲?到底晚买电车是天赐良机,还是被宣传忽悠?
就到这儿先,不知道你怎么看?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