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五号晚上,我猜有好几家车企的公关部,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一个叫“问界M7”的家伙,就那么赤裸裸地,一晚上,把15万个订单揣进了兜里。
这数字什么概念?
就是北京去年一整年卖的新能源车,也就比这多点儿。
人家用一天,干了人家一座城一年的活儿。
这已经不是“遥遥领先”了,这是直接掀了桌子,还问你“服不服”。
这事儿离谱到什么程度呢?
我一哥们儿,开了八年奥迪A6,德系死忠,方向盘上都快盘出包浆了。
那天凌晨三点,在我们的车友群里,就发了一张问界M7的订单截图,啥话也没说。
群里瞬间炸了,一堆人问他是不是被盗号了。
他半天才回了一句:“唉,坐进老婆闺蜜的M7里,闺女在后排看动画片,一句话就把我干沉默了——‘爸爸,为啥咱家的电视那么小还那么卡?’
”
你瞧,你跟人聊半天底盘悬挂、涡轮增压,人家小姑娘一句话就给你干回了现实。
成年人所谓的“驾控灵魂”,在孩子眼里,可能还不如一块不卡的屏幕重要。
汽车博主孙少军的数据更狠,说买M7的人里,三分之一是从BBA阵营里“投诚”过来的。
这哪是买车,这简直是大型策反现场。
宝马估计想不通,我这蓝天白云标,怎么就干不过你一个鸿蒙系统了?
几年前,你要说花三四十万买个国产车,身边的人准觉得你疯了。
那个价位,是BBA用一百多年时间,拿发动机的轰鸣声和品牌故事给你画好的圈,进来的人都得守规矩。
可华为这个“野蛮人”,压根不跟你玩牌,上来直接把规矩给改了。
宝马X5去年卖得不错吧,全国八万多台。
对不起,问界M7一天就干了人家快两年的量。
这就好比你在打牌,正算着自己手里有王炸,结果人家直接掏出个计算器,说我们现在比算力。
于是,整个江湖都乱了。
奔驰连夜给自家新车降价,优惠七万多,跟打骨折似的,但好像大家也不怎么领情了。
以前是加价排队,现在是降价没人理。
这种失落感,可能比直接卖不出去还难受。
就像村里的老财主,一直靠着祖上的地契横着走,突然有一天,村里来了个小伙子,不跟你比地多,直接开了个网店,把全村的生意都抢走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评判“豪华”的标准,一夜之间就变天了。
过去,我们觉得真皮座椅、桃木内饰、浑厚的关门声就是豪华。
但现在,一个能听懂你各种奇怪指令的智能语音助手,一个能在高速上让你放心解放双脚的辅助驾驶,一套能随时OTA升级、越用越聪明的车机系统,成了新的奢侈品。
#问界M7# 就是把这些新奢侈品,用一个你够得着的价格,打包塞给了你。
你坐在老款的奔驰E级里,想导航去个地方,还得费劲地戳那个迟钝的中控屏,是不是瞬间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而隔壁车道的M7车主,可能就吼了一嗓子,车子已经规划好了三条路线,还顺便打开了座椅按摩。
这种体验上的代差,一旦感受过,就真的回不去了。
你曾经引以为傲的那个车标,在那一刻,除了能让你多付点钱,好像也没啥别的用处。
所以,这不是什么“集体叛逃”,这更像是一场“集体觉醒”。
大家突然发现,原来车不只是个交通工具,它还可以是个移动的智能空间。
#华为鸿蒙智行#干的,就是把手机行业的逻辑,降维打击到了汽车行业。
你的车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能不断进化成长的伙伴。
现在,连高傲的德国人都开始放下身段,回头找中国的供应商买技术了。
这在以前,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背后,其实是更深层次的文化自信和产业变迁。
当我们的国产车,不再是廉价的代名词,而是科技和体验的引领者时,那层所谓“进口豪华”的窗户纸,也就一捅就破了。
所以,别再纠结于那些发动机的缸数和所谓的品牌传承了。
那套老黄历,已经翻篇了。
问界M7这15万的订单,只是一个开始。
它像一声惊雷,炸醒了那些还在“德味儿”旧梦里不愿醒来的人。
下一个路口,当一台悄无声息的#智能汽车#从你身边滑过时,你听到的,可能就是旧时代齿轮破碎的声音。
至于未来谁主沉浮,这游戏,才刚有点意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