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汽车这行当,不是在电驱化的康庄大道上疾驰,就是在燃油车的舒适圈里勉力维持。
谁知丰田猝不及防地祭出新款Raize和V4引擎,还冠以“Z世代潮玩座驾”的名头,登时在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
这事儿颇堪玩味,乍看是丰田推出了一款新车,配置更胜一筹,造型也更夺人眼球。
可细究之下,它击中的是当下年轻人对汽车的真实诉求,以及各大车企在转型期里的小九九。
先说说这台车。
分体式头灯、可编程格栅,内饰还能模块化拼装,这简直是将汽车视作巨型乐高玩具来雕琢。
丰田的工程师甚至还专门研习了抖音上的开箱视频,这昭示着什么?
昭示着厂商着实想俘获年轻人的芳心,深谙他们的喜好与需求。
毕竟如今谁还只把汽车当成代步工具啊,它还得是社交名片,是生活方式的延展。
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那台V4引擎。
V4引擎,听起来就跟V6、V8截然不同,更像是个技术控的炫技之作。
体积精巧,动力澎湃,还兼顾燃油经济性,这不就是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的终极理想吗?
再加上混动系统的加持,百公里油耗仅为3.8L,简直是将“经济适用男”的标签演绎到了淋漓尽致。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这般妙物,为何率先在暹罗发布?
定价卡在18.9万人民币起,这摆明了是要抢占东南亚市场的蛋糕。
这就不得不提及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大背景了。
比亚迪、哪吒这些品牌,纷纷在东南亚设厂,意图复刻国内的成功模式。
丰田此举,颇有“釜底抽薪”之意,借由混动技术来延缓当地的纯电化进程,为自家的燃油车和混动车争取更多的喘息之机。
由此便引申出另一个疑点:在全球电驱化的大潮下,丰田为何还要执着于燃油车和混动技术?
须知,丰田在氢能源领域的投入亦是不菲,但氢能源的普及,短期内仍旧难以窥见曙光。
因此,混动技术便成了丰田在转型期里最为稳妥的选择。
它既能满足环保诉求,又能保证驾乘体验,还能降低成本,简直是一箭三雕。
当然,丰田也未曾遗忘在智能互联方面发力。
诸如场景引擎、Switch游戏联动,这皆是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偏好。
尤以与任天堂的合作为甚,将车辆数据与游戏巧妙结合,这简直是将汽车打造成了巨型游戏机。
难怪有人戏言,这车压根不是交通工具,而是年轻人的线下社交枢纽。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琳琅满目的功能,真能让年轻人趋之若鹜吗?
这还真不好说。
毕竟现如今的年轻人选购汽车,除了考量性能、审视配置,还要掂量品牌、权衡口碑,更要精打细算价格。
丰田此番的定价,虽说卡位精准,但能否打动消费者,尚需观望市场的反馈。
此外,丰田推出的这个“生态订阅制”,每月299元,便可畅享各项服务,这颇有几分互联网公司的做派。
但汽车与互联网产品迥然不同,用户对汽车的信任度更高,对服务的期许也更甚。
倘若服务品质未能跟上,反倒会适得其反。
仅凭现有信息来看,丰田此番的Raize/V4,着实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它既有技术革新,又有市场策略,还有对年轻人的精准洞察。
但它能否奏凯,尚需观其能否真正俘获年轻人的心,能否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认为,新能源是汽车的唯一正途时,丰田用Raize/V4警醒我们,混动技术依旧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而当年轻世代的消费逻辑从“拥有车辆”转向“体验服务”时,丰田的尝试,或许会为整个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启迪。
蓦然回首,想起了发布会现场,丰田社长用Raize车灯投射出的“未来へ”(向未来)的光影。
汽车的未来究竟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或许,并非单纯的电驱化,而是更加多元、更加个性、更加智能的出行方式。
而丰田,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着这片未知的领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