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区蹲守2小时vs喝杯咖啡15分钟,4米4车身塞进1米8壮汉后排还剩两拳空间,这台10万级小车凭什么?
上周末带着一家三口去郊外,后排坐着丈母娘和我妈,俩老太太一路上居然没吵架。下车后我妈跟我说,头一回坐电车后排不憋屈,腿能放平了。车长就4米4出头,我这一米八的个子坐后排,脑袋离车顶还有两拳距离。这事儿搁以前,我是不信的。
回来琢磨了半天,大概明白了点门道。电池和电机做得够紧凑,省下来的空间全给了人。地台是纯平的,后排中间那个位置总算不是受刑的地方了,三个成年人挤一块儿,脚能平着放,不用岔开腿蹲着。轴距2米7出头,车长轴距比到了0.62,这比例放在小型SUV里头算不错了。
后备厢常规有540升,座椅一放倒能到1380升。前阵子帮朋友搬东西,帐篷、折叠自行车、四个登机箱全塞进去了,后备厢盖还能盖上。车里头大大小小二十来个储物格,水杯手机钥匙都有地方搁,不至于开车的时候东西乱滚。
充电这事儿,我算是体会到痛点了。上个月跑高速,在服务区充电站等了快两小时,看着旁边车主抱着手机蹲墙角,我就想,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这车充电从30%到80%大概15分钟,5分钟能补个120公里左右。我特意试了下,上趟洗手间,买杯咖啡慢悠悠喝完,回来看电量已经够跑一阵子了。前提是得找到合适的快充桩,要是只有慢充,这速度也没戏。
能耗方面,车身风阻做到了0.265,比一般小型SUV低挺多。电驱效率号称94%,说人话就是电池里的电有多少能真正推动车跑。百公里10度电这个数,得分情况看。城里慢慢溜达,红绿灯多,或许能做到。上了高速,风阻上来了,能耗肯定得涨。“一度电跑十公里”这种说法,听听就行,别当真。
座椅舒适度给得挺足。主副驾都带按摩,八个气囊三档力度,跑长途腰酸的时候能缓一缓。副驾能放到165度,还配了个腿托,我媳妇儿坐那儿直接躺平了,说比家里沙发舒服。后排座椅角度也能调,带孩子出门,小家伙睡着了能躺得舒坦些。
减震器用的可变阻尼的,过坑洼路段没那么颠。有个“防晕车模式”挺新鲜,联动了动力、转向和空调,说是能减少晕车。我家那位平时坐车晕,这回倒是没喊难受,不知道是不是这功能起作用了。
智能配置这块,激光雷达版本堆得挺满。一颗激光雷达,一堆摄像头和雷达,能自动变道、自动泊车。泊车平均26秒,比我自己倒车快多了。车机芯片是4纳米工艺的,内存给到24GB,这配置搁手机上都算旗舰了。多开几个APP不卡顿,切换也流畅。
中控屏15.6英寸,2.5K分辨率,看着挺清楚。支持各种手机互联,苹果安卓都能连上。语音系统接了AI大模型,能听懂方言和含糊不清的指令,不用像背课文一样说标准普通话。车家互联还在弄,以后或许能在车里遥控家里空调。
电池安全这块说得挺细。IPX8防水,泡水里24小时也扛得住。电池包每个电芯都隔离开,单个出问题不会连锁反应。热失控预警时间小于10秒,理论上能给点反应时间。这些都是实验室数据,真遇上极端情况管不管用,只能到时候看了。
外观找了前宝马设计师操刀,分体式大灯,矩阵尾灯,辨识度挺高。门把手半隐藏式的,降风阻又方便开门。车身颜色给了五种,松野绿、流金紫这些颜色挺跳,年轻人应该喜欢。
3.3kW对外放电算个加分项。露营带上咖啡机、电磁炉没问题,后排座椅放倒能铺成“双人床”,周末带着帐篷出去野一把。车机自带K歌,八个喇叭,配上全景天幕,停野外看星星唱歌,也算个乐子。
十万这个价位段,竞争太激烈了。配置给得算够意思,电芯是宁德时代的,激光雷达可选,主副驾按摩,还有50W无线快充和5G网络。值不值得,得看最终定价和实际体验。
盲订199块能抵2000,随时能退。这玩法就是试探市场热度,消费者用脚投票。反正不强制买,感兴趣订一个,就当预约个试驾名额。
电车发展到现在,技术层面差不多了,拼的就是细节和性价比。快充、空间、配置都到了一定水准,剩下就看日常用车有没有槽点。纸面数据再好看,也得经得起天天开的折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