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境41天火焰山硬烤:华为广汽联手,真要颠覆智能车市?

46°C!

火焰山脚下,一辆崭新的智能电动车,活生生被“烤”了41天。

这事儿,光是听着就让人直冒汗,我寻思着,这车是真不怕热,还是背后有啥“黑科技”加持?

关键是,广汽和华为这两位大佬,还不是派个小弟去盯着,而是启境汽车CEO刘嘉铭和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两位爷亲自上阵,共同驾驶测试车。

你说这阵仗,是不是比我追的那些宫斗剧还精彩?

测试完,俩大佬还跑到微博上互动,大赞“表现非常非常好”。

这话一出,圈里可就炸锅了。

这哪是简单测个车,这分明是广汽和华为联手,给他们新生的“宝贝疙瘩”——启境,在吐鲁番搞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成人礼”啊!

启境41天火焰山硬烤:华为广汽联手,真要颠覆智能车市?-有驾

地表温度飙到46°C,整整41天,这简直就是给车子“上大刑”,想想都替它捏把汗。

这事儿,你乍一听,是不是觉得又是个“联姻”的套路?

车企找科技大佬“贴金”,老一套了。

可我跟你讲,启境这次玩儿的,真不是那回事儿,它的野心,远超我们的想象。

去年11月,广汽和华为签了个战略合作协议,当时圈里还只是“哦”了一声。

谁能想到呢?

从那会儿算起,到今年9月启境品牌发布,再到新车火速完成这41天的火焰山极限测试,时间只过了短短10个月!

我的天,10个月!

启境41天火焰山硬烤:华为广汽联手,真要颠覆智能车市?-有驾

这速度,搁在传统汽车行业,简直是开了挂,就像博尔特穿着火箭鞋跑百米,直接把别人甩出好几条街!

你敢信?

传统车企从概念到量产,泥潭里摸爬滚打个三五年都是常态,这启境,是踩着风火轮来的吗?

这速度,在汽车圈里简直是现象级的,不禁让我想起那些在体育赛场上,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的黑马,比如几年前的冰岛足球队,虽然阵容不豪华,但凭借着团队的深度协作和战术执行力,硬是把英格兰这样的豪强给淘汰了。

启境这次,是不是也想当汽车界的“冰岛”呢?

启境41天火焰山硬烤:华为广汽联手,真要颠覆智能车市?-有驾

我当时就纳闷了,广汽这老牌劲旅,虽然在燃油车时代打造过汉兰达、凯美瑞、雅阁这些“神车”,在市场上一度呼风唤雨,但面对智能电动化的浪潮,也曾被诟病转型不够快。

而华为呢,虽然技术实力毋庸置疑,但它在汽车领域扮演的角色,一直是个“模糊地带”。

到底是供应商,还是深度合作者,甚至未来会不会自己造车,众说纷纭。

这启境,就好像突然从地缝里冒出来的一支奇兵,带着广汽的“神车基因”和华为的“智能基因”,一上来就玩这么大,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我琢磨着,这41天火焰山大烤,绝不仅仅是广汽和华为的一次“团建”或者“作秀”。

这背后,藏着启境对市场,对消费者,乃至对整个行业的一份“品质宣言”。

你想啊,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去吐鲁番做测试?

启境41天火焰山硬烤:华为广汽联手,真要颠覆智能车市?-有驾

还让两位CEO亲自上阵?

这可不是为了省点测试费,也不是为了拍几张酷炫的宣传照那么简单。

在高温、风沙、极限路况下测试,对车辆的空调制冷、环境适应性、电池散热、充电效率、以及驾控性能,都是严苛到极致的考验。

尤其是电动车,电池在高温下的衰减、安全稳定性,一直是消费者心头的一块大石。

启境选择在最热的地方挑战极限,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我们不是PPT造车,我们是来真的,要用最严苛的标准打造品质,要让消费者知道,我们的车,不娇气,能打硬仗!

当然,也有人会说,这不就是一场高调的“团建”加“作秀”吗?

启境41天火焰山硬烤:华为广汽联手,真要颠覆智能车市?-有驾

两位CEO亲自上阵,赚足了眼球。

但话说回来,能把“作秀”做到这份上,也需要真金白银和十足的底气。

毕竟,真要是车子在高温下出了岔子,那可不是一句“表现非常好”就能圆过去的,那可是砸自己招牌的事儿。

这背后的底气,正是广汽28年的制造经验和华为顶尖技术深度融合的结果。

广汽在传统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船长,知道如何在波涛汹涌中稳住船身;而华为的智能技术,则像一台最先进的雷达,能精准捕捉前方的航向。

在智能汽车的下半场,谁能提供更可靠、更耐用、更安全的启境汽车,谁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启境的这次“火焰山大烤”,就是对品质的硬核宣言,直接回应了消费者对新势力造车“可靠性”的质疑。

这就像一个初出茅庐的拳击手,一上来就敢挑战世界冠军,而且是选在最艰难的擂台上,这气魄,不得不服!

但更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这次合作的“含华量”升级。

市面上很多车企也跟华为合作,但大多是“买技术”和“贴标签”的模式。

华为提供智能座舱或智驾方案,车企负责造车壳子,说白了,就是个“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

这种模式,固然能让车企快速提升智能化水平,但总感觉少了点“灵魂”。

就像你买了一件名牌衣服,但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你都没参与,总觉得差点意思,穿在身上也少了几分底气。

但启境不同,它玩的是深度绑定,直接把华为的IPD(集成产品开发)和IPMS(集成产品营销)体系全套搬过来。

这可不是简单的技术嫁接,而是把华为做产品、做营销的整套方法论“学到家”,甚至可以说是“基因移植”。

靳玉志和刘嘉铭两位大佬亲自开同一辆车,共同接受“大烤”,这象征意义太大了!

它意味着双方高层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是最高的,合作模式是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你供我用”了,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

启境的“含华量”不再是用了多少华为的零件,而是学到了多少华为的方法论,融入了多少华为的思考模式。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当一个拥有强大制造能力的传统车企,学会了科技公司那种极致的效率和对用户体验的深刻理解,那它爆发出来的能量,绝对是颠覆性的。

当然,也有人会说,现在智能汽车赛道已经卷得不像话了,启境作为最年轻的玩家入局,时间点看似有点晚。

毕竟,前面有蔚小理这些新势力摸爬滚打多年,后面有传统巨头带着自家电动品牌虎视眈眈,还有小米这种跨界玩家来势汹汹。

启境这时候杀进来,是不是有点“赶晚集”?

但我觉得,这恰恰是启境的底气所在。

广汽拥有打造爆款“神车”的基因,比如汉兰达、凯美瑞、雅阁,都曾是细分市场的霸主,它们成功的秘诀,除了过硬的品质,更在于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洞察。

启境的诞生,就是广汽希望在智能时代复刻这些成功经验。

而这次启境能得到华为最高级别的加持,再结合广汽强大的制造底蕴,以及提前布局高端渠道的营销策略,它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冲击现有市场格局。

它不是来分一杯羹的,它是来“抢饭碗”的。

启境的出现,不仅为广汽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整个智能汽车行业提供了一个“科技公司+传统车企”深度融合的新范本。

它在告诉我们,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去颠覆。

所以,当广汽的“神车基因”遇上华为的“智能基因”,这不仅仅是资源的简单叠加,而是化学反应式的深度融合。

启境能否在群雄逐鹿的高端智能新能源赛道撕开一个缺口,再造一个“神车”传奇?

这41天的“火焰山大烤”,与其说是对新车的极限测试,不如说是广汽和华为,向整个智能汽车市场发出的第一声战吼。

这启境,是真要掀桌子,还是给大家伙儿演了一出“真香”大戏?

你说呢,评论区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