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踏板模式受限:我国新制动系统标准禁止默认刹停,安全驾驶再升级】
近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一新规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多项重要调整,新增了电力传输制动系统、电力再生制动要求等内容,同时对驻车解除、制动衬片磨损检查、电子驻车制动电气失效等细节进行了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新标准对“单踏板模式”提出了明确限制。规定在默认状态下,车辆不能通过松开油门踏板实现减速至停车,驾驶员须通过制动踏板完成刹停操作。这意味着,此前部分新能源车型中流行的“单踏板模式”将不再作为默认功能,而是需要用户手动切换或开启。
这一调整旨在提升驾驶安全性,减少因误操作导致的交通事故。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单踏板模式”作为一项辅助驾驶功能,仍将在部分车型中保留,但其使用方式将更加规范。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品牌均已提供类似功能,但未来将受到更严格的限制。
此外,新规还对新能源车的动能回收系统提出了具体要求。当能量回收减速度超过1.3米/秒²时,车辆须点亮制动灯,以提醒后方车辆,避免追尾风险。这一措施将进一步提升行车安全,减少因制动信号不明确引发的事故。
新国标还明确要求,所有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须强制安装ABS防抱死系统。ABS能有效防止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保障车辆稳定性和操控性,已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配置。
总的来说,新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汽车安全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规范制动系统,提升驾驶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高效的出行体验。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安全性能也将持续提升,为道路安全保驾护航。
#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