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轮电动车(以下简称“电动车”)事故频发演变为行业痼疾,作为车辆能量供给核心的电池系统,其防护水平不仅是影响整车运行的核心要素,更成为制约产业长远发展的瓶颈之一。
近期召开的第九届华南国际电动车及零部件展览会暨广州国际两轮车展览会上,集泰股份以“胶漆一体化”为核心,全景展示材料创新如何通过多维度防护设计,为电池安全构建起系统化的屏障体系。
01
新国标推动技术革新
从 “被动应对” 到 “主动防护”
在2024年11月实施的新国标GB 43854-2024《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锂电池触发热失控报警后,需确保足够的安全时间窗口,避免爆燃事故扩大化。
这一政策背后是触目惊心的数据。据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2024年1-5月全国电动车火灾达10051起,近三年火灾年均增长率超20%。
从 “事后追责” 到 “事前设防” 的转变,正推动整个产业向更严苛的标准升级。
02
胶漆一体防护逻辑
双重屏障阻断热失控蔓延
行业主流观点认为,若无法完全杜绝热失控,需通过技术手段抑制热蔓延。
作为标准唯一参编的材料企业,集泰股份跳出传统单一防护局限,以“阻燃隔热”为落脚点,通过灌封胶与防火涂料协同作用,实现技术突破。
电池包“灌胶”的优点
01
出色的阻燃性有效延缓火焰的扩散速度,延长逃生时间;
02
灌封胶自身绝缘性优异,可保障电池包电气安全;
03
灌封胶能吸收电池壳体因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
04
在浸水测试中,灌封胶的防水性可阻隔水分浸入;
05
灌封胶的耐盐雾特性,有效保护各种材料不被侵蚀;
06
完全填充缝隙,保护电池组结构完整性,降低失效风险。
演讲中展示的图片也显示了,灌胶组在过充、短路试验中的表现均优于未灌胶组,是一种理想的防爆燃材料。
02
电池包壳体防火涂料
在灌封胶防护的基础上,集泰-无溶剂环氧防火涂料的应用,为安全再添加一道保护伞。它遇火快速发泡膨胀,有效隔绝热量。
集泰股份对涂覆样件用石油液化气(火焰温度1100℃)持续灼烧30分钟后,测得钢质基材平均温升<280℃,外壳未烧蚀或变形。
同时,产品耐盐雾/耐老化性能>2000h,即使长久使用后,依然能保持绝佳的防火性能,满足车企要求。
目前,这套融合阻燃、隔热、结构强化的方案已成功应用于雅迪、绿源、小米、美团等企业的高端车型中,成为新国标下安全解决技术的标杆案例。
03
从实验室到市场验证
安全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电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5亿辆,日均骑行量超8000万人次。庞大的用户基数和高频使用场景,让电动车安全成为牵动亿万人出行的民生焦点。
面对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和消费者对安全性能的更高期待,电动车行业正迎来关键转型——安全不再是锦上添花的卖点,而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底线要求。
在2024年“集智云享 共促发展”两轮电动车安全论坛(北京站)上,多家整车企业代表达成共识:作为中国自主培育壮大的产业,电动车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全产业链的协同努力。集泰股份“胶漆一体化”技术,为行业安全升级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