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塞力斯的全球研发中心打算在2026年6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大约10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是32.5万平方米。这座环形结构由6栋单体构成,外径差不多有272米,内径大约为208米,地下有三层,地上九层,里面设有车库、办公区域、设备房、多功能厅、厨房和餐厅等多种功能场所。
与此同时,已经晋升为一级汽车央企、落户重庆的中国长安集团也开始了全球研发中心的建设工作。
日前,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二期工程正式拉开了帷幕,选址在重庆市两江新区的鱼嘴组团Q4-101地块,这个项目可是关系到未来科技研发布局的重要一环,地担负起未来核心创新的重任。
这次的新建设项目包括前瞻技术研究中心、造型设计中心和科学与艺术平台,预计能容纳2000名研发人员工作,主要关注新能源、智能驾驶、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以及低空经济等多个关键的前沿领域。
了解到,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坐落在重庆两江新区,占地超过1000亩,总投资达到43亿元人民币,2019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成为长安汽车“六国九地”全球研发布局的核心。这里设有设计、试验、管理等七大功能区,覆盖仿真分析、噪声与振动、碰撞安全等12个专业领域,还配备了包括混合动力、空调系统、非金属材料在内的180多个实验室,以及借助云技术打造的数据中心。
未来十年,长安打算在鱼嘴区域累计投资超过300亿元,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专项试验区,还会打造一个涵盖12个主要研发方向的专业体系,里面包括仿真分析、声学振动、电动化技术等等的技术模块。
同步,研发中心会把一支专家团队搞起来,规模超3000人,其中海归人才就有超过200位,还会搭建一个全球联动的合作模式。
除了这个,长安汽车全球总部在重庆鲤鱼池片区正快速兴建,眼下正忙着楼承板铺设、支模搭建、钢筋绑扎以及混凝土浇筑的施工,预计到2027年就能完工投入使用了。
这个项目地点在重庆鲤鱼池,那里曾经是长安汽车的发源地,现在展现出全新的面貌。作为长安三工厂片区城市更新的重要部分,总投资大约40.5亿元,建筑面积也达到了32万平方米。
两座双塔建筑巍然挺立,其中最高的约140米,一建成就会融合全球总部和科技创新中心,变成长安面向未来的重点基地。
作为重庆智能汽车产业的两大主引擎,它们落户在这里、壮大在这里,已经成为推动重庆智能电动汽车飞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要说挺有意思的是,重庆迈驰、吉利、路特斯这些合伙企业合伙成立的千里智驾总部,最终在重庆落户,还在北京、上海、宁波都设了办事处。
这家公司依托全球先进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技术,结合自身强大的工程技术和研发能力,千里智驾专注于打造一个开放、国际化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圈,为智能汽车行业的客户提供全套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和智能传感器功能模块。业务范围覆盖从L2+级别的辅助驾驶方案、L3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到面向Robotaxi场景的L4级别自动驾驶方案。
三大智能汽车巨头的总部都落在了重庆,其中两家在这里建设了全球研发中心。这可真是意味着重庆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在技术方面向全球领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目前,重庆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势头挺不错,据统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会达到95.32万辆,比去年增长了90.5%;到2025年,目标是突破130万辆,这个增速远远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尤其是市场竞争力越发强劲,深蓝、阿维塔、问界这些品牌的车型在中高端市场上表现得挺不错。比如问界M9稳稳占据了5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名,阿维塔06也连续4个月销量突破一万台。
产量和销售额的迅速提升,加快了产业集群的逐步成型。
靠长安、塞力斯等领头企业带动,重庆已经建立起由19家整车制造企业和120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组成的产业体系,涵盖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三大系统、12个总成和56类零部件。
配套水平也在不断增强,比如宁德时代等电池厂商纷纷展开布局,本地配套率逐渐上扬,零部件公司总数超过540家,里面有大约190家专攻汽车软件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企业。
为了争夺全球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的领先位置,这几年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面一直在加紧投入。到了2024年,重庆汽车行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了3.1%,比全国水平高出1.3个百分点。其中,长安汽车建立了“六国十地”的全球研发布局,研发团队超过了1.8万人。
由此可见,关键技术取得了显著突破: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路云一体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比如阿维塔配备了华为乾昆ADS3.3辅助驾驶系统,实现在端到端无需接管的情况下完成操作。
到了2025年7月,重庆市经信委公开征求了关于《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的意见。
到2027年,重庆全市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行业新上市的企业将超过五家,还会推出二十五项以上针对汽车产业的定制化金融产品。
到2027年,重庆将整体推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目标是实现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营业收入达到7000亿元,并吸引不少于1000家智能网联新能源零件企业集中发展。
2025年8月,重庆市政府发布的《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到2027年,重庆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将达万亿水平,年产销量预计突破200万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同时在推进四个主要支撑平台:其中包括建设产业大脑、完善数据服务体系、建立一个国家级以及三个市级的制造业中试平台,还有搭建产业合作与发展的平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