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22 日,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的成立公告在汽车行业激起层层涟漪。这家注册资本达 1.43 亿美元的新能源车企,由黎巴嫩 EV Electra 公司与华人运通合资设立,标志着沉寂近一年的高合汽车正式开启破产重整后的运营重启。
这家命运多舛的车企曾在 2024 年 8 月经历母公司破产危机,其母公司华人运通等 52 家公司合并重整方案于今年初获法院批准。如今,中东资本的介入为高合注入新动能 ——EV Electra 斥资 1 亿美元持股 69.8%,其创始人 Jihad Mohammad 出任法人代表,原母公司华人运通则保留 30.2% 股权。这一股权结构既保留了本土企业的技术积累,又引入国际资本化解债务困局。
从复工进程观察,高合正采取务实策略推进复产。盐城工厂已启动复工环评,维持 15 万年产能规划,三款在售车型重新出现在 EV Electra 官网首页。针对前期遗留问题,企业启动用户定金退还程序,同时以八折薪资召回部分技术骨干。这些举措显示出新管理层在重启生产与修复市场信心间的平衡考量。
但摆在 Jihad Mohammad 面前的挑战依然艰巨。高合曾以 68 万元起售的 HiPhi X 冲击超高端市场,后续产品价格虽下探至 33 万元区间,仍未形成稳定的品牌认知。数据显示,其 2023 年销量不足行业头部新势力单月交付量,过高的研发投入与狭窄的市场定位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新资方 EV Electra 虽有中东市场布局,但其首款车型 QuDSRise 量产计划多次延期,自身造血能力尚未验证。
值得关注的是,1.43 亿美元注册资本中,EV Electra 的 1 亿美元出资需在 2025 年底前到位。在新能源汽车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这笔资金既要清偿债务,又需支撑研发与营销,使用效率将直接影响企业存续。Jihad Mohammad 在社交媒体透露的上海之行,暗示其或将推动高合车型进入中东市场,这或许能开辟差异化竞争路径。
从行业视角观察,高合重启折射出新能源赛道的新动向。随着产业洗牌加速,跨国资本并购正成为盘活存量资产的重要方式。但如何将资本优势转化为产品竞争力,仍是摆在所有跨界玩家面前的终极考题。对于高合而言,平衡品牌高端定位与市场实际需求,或许比单纯引进资金更具战略价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