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有点癫。
癫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三体人来了都得寻思一下,这帮地球人是不是比我们还懂黑暗森林。荣威,一个平时浓眉大眼,甚至有点中年油腻的品牌,突然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掏出来一个8万5千8的混动M7。
这不叫价格战,这叫自爆卡车。
之前各家还是掀桌子,荣威这一手,属于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主打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8万块,你以前能买个啥?一个合资品牌的入门乞丐版油车,配置清单比我的脸还干净,动力肉得像是在踩一坨棉花。现在,荣威直接给你一台混动,绿牌,长续航,还带全家桶配置。就问你怕不怕?同行看了估计当场就得犯心脏病,连夜开会研究怎么把自家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一起打包祭天。
月薪五千想开新车?这在过去是个笑话,现在是个现实。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现实。我身边那几个哥们儿,天天喊着消费降级,结果转身就组团去下定了。为什么?因为账不是那么算的。
你以为的核心是8万块的车价?错。核心是“免购置税”和“绿牌”。这俩玩意儿,在很多城市,等于直接送你两三万的现金红包,外加一张畅通无阻的“任意门”通行证。首付掏个两万块,剩下的贷款分三年,一个月一千多块。一千多块现在能干嘛?不够跟朋友吃两顿火锅,不够给女朋友买一套像样的化妆品,但现在,它能让你拥有一台能遮风挡雨,能带全家出行的混动车。
这是一种理性的疯狂,也是一种疯狂的理性。
讲真,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看车已经不是看那些虚头巴脑的什么零百加速,什么赛道圈速了。那些是说给投资人和精神股东听的童话故事。我只看一个东西:它能不能解决我生活里的具体问题。
比如每天60公里的通勤。这个距离就很灵性,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开油车吧,一个月油费轻松干掉一千多,堵车的时候看着油表往下掉,心态比股票K线还崩。开纯电吧,万一家里没充电桩,或者偶尔想出个远门,那续航焦虑能把你折磨得提前进入更年期。
荣威这个DMH混动,就是专门治这种病的。平时上下班,你就当个纯电爹用,公司楼下有充电桩,吃个午饭的功夫就充满了,一度电一块多钱,一天成本不到十块,比坐地铁还便宜。周末想带老婆孩子回趟老家,或者去郊区搞个烧烤,直接混动模式走起,发动机一介入,续航焦虑是什么?能吃吗?这就叫专业。
真正的技术,不是发布会上那些听不懂的名词,而是能让你在面对丈母娘催你买房的时候,能有点底气说“阿姨,我们虽然没买房,但我们有车,随时能带您二老出去玩”。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混动技术的牛逼之处,不在实验室参数,而在它能让一个月薪五-千的打工人,也能享受到科技平权的红利。
这他妈才叫生活!
当然,这车最“道诡异仙”的地方,还不是价格,是它的配置。我第一次看配置单的时候,以为销售给我拿错了,拿了台二十万级别车的单子。那个什么慕斯舒压座椅,名字一听就很玄学,但据我那提了车的同事说,他那常年腰肌劳损的老爹坐上去,半小时没说话,下车来一句:“这沙发不错,比家里的舒服。”
你听听,这就叫击穿用户心智。中老年人的腰,就是汽车界的“米其林指南”,他们说舒服,那就是真的舒服,不带一点水分。
还有全景天窗和车载KTV,这俩东西简直是当代家庭矛盾的终极调和剂。周末堵在高速上,孩子在后排哭闹,老婆在副驾抱怨,你方向盘都快捏碎了。这时候,你打开天窗,再点一首《孤勇者》,让孩子站起来对着天窗鬼哭狼嚎,老婆也能跟着唱两句,一场家庭战争瞬间就变成了一场移动的家庭KTV。你说这功能值不值?它简直值回票价。
这已经不是在造车了,这是在研究中国人情社会里的生存法则。
写到这我都有点恍惚,我这到底是在聊车,还是在聊一种社畜的生存法则?可能两者本就是一回事。荣威M7这一招,本质上是一种“掀桌子”式的自救,也是对所有还在装腔作势的合资品牌的一次降维打击。它用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告诉你:别跟我谈什么品牌溢价,什么技术传承,那些都是虚的。老百姓需要的,就是一个价格低到惊人,配置高到离谱,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移动工具。
讲真,有时候刷短视频看到那些00后开着跑车,我这中年人的血压就有点不稳。但又能怎样呢?
会买奔驰的人,买的是那个三叉星标带来的社交货币;会买特斯拉的人,买的是马斯克画的那个关于未来的大饼。这些都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不能用性价比来衡量的。但对于大多数没有信仰,只有生活的普通人来说,我们需要的是“金钟罩铁布衫”,而不是“皇帝的新衣”。
荣威M7就是这么一件朴实无华,但关键时刻真能顶用的“铁布衫”。它可能没有光环,没有玄学,但它能让你在每个被闹钟叫醒的清晨,在每个加班到深夜的晚上,有一个确定的、属于自己的空间。
所以,别问月薪五千能不能开豪华混动。问就是,当你选择荣威M7的时候,你不是在消费降级,你是在对这个操蛋的生活,竖起一个优雅的中指。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