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每年重庆开摩博会成了一种“摩圈春晚”,只要你关注点儿摩托的事儿,哪怕人没到现场,也能被各种新品、新科技刷屏。这不,今年摩博会又上新了,一下子拎出来一件大事:倍耐力两款新品国内首秀。说老实话,摩友们估计比等新手机还激动,毕竟轮胎这玩意儿可不像网上说的“不是快递就是外卖”,它是和你的命直接挂钩的,咱们车能不能跑得住、刹得住、拐得过弯,全指着这个脚下的圈。
想问一句:咱们日常骑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轮胎除了能跑,还有啥学问?再高级一点——你为啥被某些轮胎种草,是看颜值、看广告,还是你真能体会到什么“黑科技”?咱们常挂嘴边那句“安全第一”,可平心而论,大多数人出门买轮胎更多考虑是不是便宜,是不是大牌,宣传册里吹的那些高科技词汇,可有几个人琢磨过它到底能有多大影响?
这就得说说倍耐力。它这个品牌,谁都知道是顶级,但它厉害到底厉害哪儿?在我看来,最牛的事情是——它几十年来都在持续折腾,琢磨“怎么能让摩托更安全、更爽、更能代表骑手态度”。光说没用,技术积累可以造假,口碑不能。你琢磨下,现在随便搜索摩托圈什么“恶魔”、什么“天使”,多少车友能甩出段子、使用感受,甚至成了某种信仰。你说市场有多挑剔,大家能记住一块轮胎的名字,这就不是靠砸广告能砸出来的。
那今年中国摩博会上,倍耐力鼓捣出的Diablo Rosso IV Corsa(恶魔4赛道版)和Angel Scooter II(天使踏板轮胎Ⅱ)到底有啥看头?很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不就是一个给玩性能的、一个给日常通勤的么?”听起来没啥新鲜,但你真想过没有:“为啥大厂还要把两头的需求都照顾周到?现在的人到底要啥?”
先谈谈Diablo Rosso IV Corsa。摩友圈讲究一个“快”字,尤其是骑跑车、进山、下赛道的朋友,买轮胎从不含糊。如果你真上过赛道你就知道,速度和弯道里的任何不确定性,都有可能让你一下地。所谓“圈数快一秒,胆子得硬三分,轮胎得顶十分”。倍耐力这个“恶魔”家族能被人念念不忘,核心就是抓地力、极限反馈,甚至还有点“人疯胎也疯”的感觉。新出的IV Corsa,就是在原来“恶魔4”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从材料到花纹、再到工艺,全给你往高端做。你想体验大倾角时的极限,你怕湿地打滑出事,它能让你心里有底。问题来了:这玩意儿是不是只给少数烧钱的发烧友准备的?我觉得不是。你哪怕就是普通铺装路骑巡航,知道这种高性能轮胎的存在,知道极限可以被推多远,本身就是摩托文化拉高的一个象征。你不一定都要烧进山,但你可以知道自己未来能烧到更远。
再来看看Angel Scooter II。其实我一直挺好奇,怎么这么多大厂逐渐开始盯人们的“上下班”。以前觉得,摩托文化=追风、自由、赛道、机车party,但咱们大多数国人,买摩托其实就是图个方便,尤其各种小踏板、城市通路。讲真,这些车主反而是摩托保有量里的大头,他们也需要安全、需要耐磨、需要适应各种“城市地形”(什么坑洼、积水、人行道)。新出的这款天使轮胎,就是给平凡出行的骑士们一份打底保险——不是土豪式的超跑享受,但一样精致、一样懂你。湿滑不打滑,爆胎不心慌,真遇上下雨天甚至泥泞路,有几分助力也是多几分安心。这说明什么?说明现在厂商也开始尊重大多数人的需求了。不是光做高高在上的“性能秀”,通勤也是生活的正经戏份,谁说每天上下班不值得被珍惜?
你再仔细琢磨一下,这其实反映了摩托圈文化的另一层升级。以前大家总觉得玩车只能“燥”,只能极限刺激,能和欧洲人、美国人比个高低才有范儿。现在,厂商愿意把高水准做进日常,这种技术平权,其实特别有意义。我就在想,中国摩托行业和摩托文化,能不能因为各种创新和细分,被带向更多元、更高品质的方向?我们是不是可以既看到街头加速的浪子,也看到在闹市奔波的普通骑士,大家用自己的方式热爱生活?
说一千道一万,人还是要回到自己的真实需求。有时候大家会说:“现在国内摩托路还不够自由,买个好轮胎是不是有点浪费?”我不这么看。你既然选择骑行,就是在对自己的出行质量认真。无论你是想和兄弟们进山撒野,还是只是家与公司间的跑路,这两种体验都值得被尊重,也都值得用上好一点的东西。这世界没那么多光拼低价的事儿,你安全的每一分钟都值钱。
当然,我不否认,现在这类“技术进步秀肌肉”的发布,多少还有点品牌之间的较劲。但你换个角度想,正因为有牌子们的相互PK,我们消费者才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才能最终用到更好的东西。我们始终应该向那些在赛道和日常场景不断迭代自家产品的品牌,报以敬意。
最后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中国摩托圈到底希望变成什么样?”你们希望骑一辆什么样的车?用上什么级别的装备?是只关心价格和颜值,还是开始琢磨轮胎的花纹、胎面的材质、品牌的故事?我的观点一直很朴素:一件东西,你觉得它牛,是因为它真能让你变得更好,不只是能装,更能用。摩托千千万,有高端也有亲民,关键看你是不是懂得珍惜这份骑行中和脚下那一圈轮胎交心的体验。
倍耐力这次推两款新品,某种程度上就是给我们提了个醒——世界在变,追风的方式也在变,你可以选择速度,也可以选择稳妥。重要的是,每一种选择背后,都有品牌愿意用心支撑你。而咱们做用户、做摩友的,也要学会去认真评估自己的需求,在安全和热血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平衡,多一分选择,多一分从容。
摩托,不只是车,是你生活态度的外化,是你对风险、对自由的理解和把控。用对的轮胎为自己每一次上路保驾护航,无论是城市、赛道,都是货真价实对生活的尊重。这就是我对这场新品首秀最大的感受——轮胎虽小,意义可不止一圈那么简单。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