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买车的朋友,可能都感觉有点头大。
这2025年的汽车市场,新车发布会一场接着一场,各种新技术、新名词听得人眼花缭乱,价格也是一天一个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特别是新能源车领域,竞争简直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很多人心里都在犯嘀咕:这车到底是现在买,还是再等等?
到底什么时候出手,才能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不至于刚提车就成了“老款”,或者发现别人买得比自己便宜好几万?
这个疑问,在广汽传祺的向往S9公布价格之后,变得尤其普遍。
这款车可以说是给本就热闹的六座SUV市场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它做了一件非常直接、也非常有冲击力的事情——直接把价格门槛下调了整整四万块钱。
我们要搞清楚,这可不是那种送价值四万的装饰、保养套餐,也不是让你免费选装四万块的配置,而是实打实地在标价上砍掉了四万。
这种力度的优惠,对于任何一个正在观望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都是巨大的。
广汽的这一步棋,可以说彻底打乱了市场的节奏。
过去,一些国产品牌努力地想往高端市场走,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现在,广汽似乎换了个思路,与其费力地往上挤,不如干脆把价格拉下来,用性价比来“掀桌子”,让所有竞争对手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价策略。
这一举动背后,其实反映了一个更大的趋势,那就是带有华为智能驾驶技术的汽车,正在变得越来越亲民。
以前,大家一提到华为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总觉得那是问界这种高端品牌才有的配置,价格不菲。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加入了华为的“朋友圈”。
比如,二十万出头的价位,已经有了搭载华为技术的车型可供选择;想买个大五座SUV,二十一万左右的岚图FREE+也能让你体验到华为的全套智能服务;而向往S9的出现,更是把门槛拉到了一个新低度,二十二万就能拥有一台配备华为高阶智驾系统的大六座SUV。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使用同样核心技术的不同品牌车型,开始在价格上相互竞争。
这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因为神仙打架,最终受益的肯定是咱们这些看客。
当价格优势足够明显的时候,一些原本让人犹豫的因素,比如品牌影响力是不是够强、车辆的保有量大不大、座椅是不是最舒服的,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毕竟,省下来的真金白银才是最实在的。
随着像阿维塔07这类车型的入局,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想要体验到华为领先的智能驾驶系统,需要花的钱只会越来越少。
那么,说来说去,面对这样一个竞争激烈、价格多变的市场,我们到底应该在2025年剩下的这几个月里,选择哪个时间点去买车呢?
很多人会想到传统的“金九银十”,或者年底经销商冲业绩的时候。
但经过仔细分析,对于大部分已经上市的车型来说,最合适的购车时机,可能恰恰是那个看似平淡的11月份。
为什么是11月?
这里面有几个原因。
首先,我们从销售节奏上来看。
9月和10月是传统的销售旺季,国庆长假刺激了大量的购车需求,很多急着用车或者想趁着假期优惠购车的人,基本上都在这两个月内完成了购买。
所以,等到11月,市场的消费热情会有一个自然的回落,进入一个相对的淡季。
而12月虽然是年底,经销商为了完成全年的销售任务会拼命促销,但那个时候的促销往往带着一些“清库存”的性质。
11月正好夹在这两个销售高峰之间,市场需求不那么旺盛,消费者的数量相对较少。
其次,我们得站在经销商和销售顾问的角度想一想。
对于他们来说,11月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月份,既没有了“金九银十”的火爆客流,又要为年底的最后冲刺做准备,每个月的销售指标压力是实实在在的。
当进店看车的顾客变少了,每一个潜在客户就都成了他们眼中的“香饽饽”。
这时候,消费者在价格谈判中的地位就会变得更加主动。
销售顾问为了完成自己的业绩,会更有动力去向经理申请更低的价格,各种优惠、赠品也更容易谈下来。
简单来说,就是供求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你作为买家,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
再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车辆库存和选择的余地。
11月份买车,你能挑选的车型、颜色和配置通常是最齐全的。
因为这个时候,厂家在2025年的主要生产任务已经稳定,经销商的仓库里备货也比较充足。
你可以从容地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而不用因为某个颜色或者配置没车而被迫将就。
可如果拖到12月底,情况就不同了。
经销商的主要目标是清理掉2025款的库存车,为马上就要到来的2026款新车腾地方。
那时候,你可能会发现,虽然价格便宜,但热门的颜色早就卖光了,你想要的配置也需要预订,最终只能在一些剩余的车型里做选择,体验感会差很多。
当然,这个“11月法则”也并不是对所有情况都适用。
比如说,对于那些刚刚上市的热门新车,像前面提到的阿维塔07,它在上市初期价格会非常坚挺,订单都排着长队,这时候去谈优惠基本是不可能的。
对于这类车型,就存在一个“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的普遍规律。
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不确定因素需要考虑。
根据近期的行业动态推测,到了2026年,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可能会发生变化,补贴力度有可能会减小甚至取消。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为了等一款新车的优惠而等上好几个月,到了明年,可能车价是降了一点,但国家的补贴也没了,两相抵消,你最后付出的钱可能和现在差不多,白白等了半天。
所以,对于那些你已经看好,并且市场上已经有一定优惠的车型,在2025年内完成购买,尤其是抓住11月这个时间窗口,是一个相对稳妥和理性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