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终车机系统终于迎来升级,这次是v1.4。你说用起来的直观感受,刹车变得比之前更线性了,毕竟过去那套反应有点生硬,有点踩一踩刹车像按了个开关。我猜这应该是对整体的驾驶平顺性有帮助,尤其是在城里堵堵堵的情况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新增加的云服务远程开窗透气功能,好像也挺实用的,休息一分钟就可以打开车窗,尤其夏天那闷热,真想不到怎么总结这点。
但我还挺在意领航辅助的表现。说实话,现在的领航辅助还是给我一种机械式的感觉。靠近车道线的时候,方向盘的微调像有人控制着,太死板了——比起沃尔沃那样,调教得舒服太多了。沃尔沃的领航辅助我开过几次,感觉车道保持非常自然,基本上不用特别注意,可比亚迪这方面还是差点火候。
我之前还翻了翻自己录的操作笔记,2023款秦plus DMI,车道保持跟车都挺差的,转向动作硬邦邦,识别前车距离也不太准,还经常误判,导致走直线时总是偏偏偏——总觉得车像画龙点睛一样,提醒自己别太在意了。说真的,我有时候怀疑:车内的系统是不是睡着了,长时间没有优化,就像欠账一样。
(这段先按下不表)有个细节我得说说:以前我还真没注意过,有种不自觉的偏右,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偶尔变道的感觉就像有人在抢方向盘。这不是个小问题,尤其你开惯了其它车后,突然发现比亚迪在这方面还有待磨合。是不是我太挑剔?也没细想过,但觉得还得继续观察。
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我猜可能是测试样本少(估算只有不到10辆车出现在我面前的情况下表现如此),所以一时之间判断有点偏激。实际上,车辆的空间布局、转向结构,可能都会影响到这偏差。你们觉得呢?是不是我太敏感?还是说,像我这么细心的用户都一样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对比一下,看看价位相差不大车型,像广汽传祺的GS4,车道保持很有韧劲,走线自然多了,不会让我觉得像在画龙点睛。就像我前面说的,沃尔沃车调教得很好,我自己也觉得,调校上的差别,还是挺大的。别的品牌的激光雷达,我都还没试,但看开完的实例,要么就是调教偏硬,要么就是线控不够自然。
讲一讲后续想法吧:我其实挺希望比亚迪能在驾驶辅助方面多磨刀霍霍。把定位车道线的算法优化得更像人,柔和一点。别搞到内心总是悬着,像坐过山车似的。车道线都不是总在画,那幅画龙的线,其实我在想,如果能有一个自然线的匹配,驾驶的感受会好多了。我也知道,这可能得依赖硬件升级,但技术上什么能做到,值得期待。
不过我也得承认,比亚迪这么多新功能,新增云开窗、远程透气,这些其实也是为了应付走在科技流前端的用户。其实我还觉得挺有趣的。平时开车时,偶尔班学派的乖,打开门窗透口气,也算一种生活的仪式感。你们会不会也觉得,这些小功能其实比什么豪华配置更实在?
难免会想:什么时候还能让非智驾用户也能升级?毕竟,有不少车主其实对自动驾驶不那么感兴趣,但觉得车的整体体验也挺重要。你们有没有觉得,车厂现在这些示范式措施,还是偏向让亮眼的科技变成标配,可其实日常用的润滑剂还是那点?我就喜欢那种无需想太多就能用顺手的感觉。
车还在不断试错中,就像我刚才说的汽车调校,这几年变化挺大,但实际体验中,还是会出现新瓶装旧酒的问题,怎么做到让更新不只是纸上谈兵,才是真正的挑战。你觉得呢,会不会下一次,比亚迪还能做出更人性化的调校?或者,是不是我们都太在意看得见的数值,忽略了用得舒服的体验?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你常用的辅助驾驶,觉得哪个品牌调教得最自然?你是不是也觉得,有些系统像走形了,其实还不如自己开得顺畅?
反正我这次用比亚迪的系统,唯一的感觉就是:升级了,还得继续努力。毕竟,汽车技术的发展,不能只靠硬件堆砌,要真好用,才能长情。你们遇到过什么绝佳的智能辅助体验?分享下?我也想听听别人的经验之谈。
——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