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这年头的公关,你要是不会对着镜头挤两滴眼泪,讲个催人泪下的小故事,基本上就可以卷铺盖走人了。用户就是上帝嘛,上帝不开心了,你递上一本几万字的《圣经》说“您看,道理是这么个道理”,那不是找抽吗?
可长城汽车这帮“钢铁直男”偏偏就这么干了,而且不止一次。
那个闹得满城风雨的“欧拉好猫刹车失灵”,简直是公关界的年度大戏。按剧本,此刻长城老总的办公室灯光应该彻夜通明,公关团队人手一杯冰美式,在“真诚”、“恳切”、“用户是我们的一切”这些词里反复横跳,就为憋出一篇能让网友哭着转发的小作文。
结果呢?长城直接把剧本撕了。他们没哭没闹,反手就拉着车主,找了个国家级的检测机构,把那台“疑似失灵”的好猫给大卸八块了。最后甩出来那份报告,厚得能当枕头,里面全是普通人一辈子也看不懂的曲线和数据。结论就一句话:车,没问题。
我看到那份报告的时候,真的气笑了。大哥,你这是在法庭上呈交证据呢?还是在跟消费者谈恋爱?你女朋友生气了,你跟她摆事实讲道理,引经据典证明她不该生气?活该你单身啊。
这操作,简直就是刻在长城骨子里的DNA,改不了。你往前翻翻,从当年的“常压油箱”风波就能看出端倪。别人质疑有隐患,他们不解释,不开研讨会,非得把一堆专家请到工厂,对着一堆零件图纸给你上一堂物理课。听懂的没几个,听烦了的一大堆。这就是典型的“理工男”式脑回路:真相是客观存在的,数据是不会骗人的,只要我证明了1=1,你就没理由再质疑我。
他们忘了,这世界早就不讲“理”了,讲的是“情”。
你看看隔壁新势力们,发布会上不讲马力讲梦想,不谈扭矩谈生活。车友会搞得跟家人聚会似的,老板亲自下场给用户端盘子。技术参数?那是啥?重要的是让你感觉自己不是在买一辆车,而是在加入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种“情感营销”,说白了就是精神上的马杀鸡,按得你舒舒服服,掏钱的时候都觉得是为爱发电。
长城的做法,就像在一个全是网红滤镜的世界里,坚持用后置摄像头开闪光灯拍照。真实是真实了,但谁乐意看啊?他们拥有造3.0T V6发动机的硬核实力,却讲不好一个让邻家妹妹动心的小故事。这种技术语言和大众传播之间的鸿沟,让他们在舆论场里,总像个孤独的“异类”,一个在泥潭里摸爬滚打,却忘了抬头看看星空的实干家。
但这事儿好玩就好玩在这儿。当所有人都沉浸在精心编织的情感叙事里时,长城这种近乎“笨拙”的坚守,反而成了一种稀缺品质。它像一面照妖镜,把行业里的浮夸和泡沫照得一清二楚。当情绪的潮水退去,当那些“家人”们因为一次小小的OTA升级就反目成仇时,你才会发现,那份冷冰冰的检测报告,那种对事实的偏执,或许才是最可靠的定心丸。
说到底,企业和用户之间,究竟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靠“哥哥爱你”维系的短暂狂热,还是建立在“我说的都是真话”基础上的长久信任?长城用一种最不讨巧的方式,选了后者。这条路难走,也未必正确,但至少,他们还敬畏事实。
所以,下回再有瓜吃的时候,不妨多问一句:他们是想让你哭,还是想让你懂?想明白了,你可能就看懂了整个汽车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