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森这个东西,在车圈子里混久点的人,多半都听过——有时候你在修理厂里站久了,常有师傅边抬着千斤顶边说,“这玩意儿结实,真带劲,就是够重。”托森差速器本身,没有花里胡哨的电子辅助,全靠一堆涡轮蜗杆啮合,那感觉,老刘(我们常去的维修技师)总说,“纯机械,掉链子都少见,比我家灶台还硬实。”动力输出直接不拖泥带水,扭力能吃得住,高速巡航或者柏油路面飘起来,四驱系统的稳定性,很多时候就是靠这家伙兜底。
奇怪的是,大家都说托森最适合全时四驱,但真要下烂泥地、搁山沟沟里爬坡救急,Prado、陆地巡洋舰,甚至是老G这些硬货,实际还能看出来,托森其实不能完全锁死中央差速器。之前车友群里有个叫阿海的,Prado 2700没有中差锁,光凭托森加电子EDL,结果陷泥了大半个小时,最后还是拖车拉出来的。厂商拼四驱卖点,但独轮空转那会儿,托森的涡轮蜗杆虽然自锁,分配依然有限,动力切不过来。师傅调侃,“全靠前后轮比拼谁先放弃。”
其实托森也没法尽善尽美。除了沉得慌,贵、沉油耗高——尤其现在查排放查得紧,“轻量化”这词多烫嘴你知道不?后来有人说,奥迪为啥要琢磨冠状齿轮差速器?说是托森专利让丰田弄走了,具体内情八字没一撇,不过大众系嘛,自己攒备胎,顺理成章。冠状齿轮那套,前端直接跟变速箱连,还特地安了两组多片离合,一说到能省油,销售都眉毛挑半天。
冠齿差速器讲究个“力臂原理”,靠十字轴压一大一小两个冠齿轮,结果前轴后轴分配,相当于天生后驱特质。销售讲得神乎其神,说“基础分配四成前、六成后,路感特接近老FR。”上次在大兴南六环窝点试车,真遇到的前轮打滑,电控离合咔咔一锁,扭矩流到后头,听老张自测,后轴最多能分到85%力道,挺狠的。“比托森反应快三分之一,”群里刘哥发了个自测表,数值乱七八糟,实际场地下陷脱困,还真撞上那么回,冠齿分配速度让前面的小土坡都不当回事儿。
这样一折腾,冠齿差速器能玩得转0.2秒内动力切换。车上那点“适时与全时”骂战就开始了。朋友圈里有句流传的段子:“原厂全时四驱,实际切换还不是电离合搞得好。”其实,奥迪这代quattro虚实结合,智能控制,开在京郊冬天一踩油门,数据反馈瞬间多片同步压紧,效果很贴近老一套全时逻辑。就是老刘嫌适时听着怪,“四驱都一脚油门叫不出来,还叫四驱啊?”
话说回来,现在奥迪低配基本用横置平台,甭管你A3也好,TT也罢,用的都是瀚德五代,上次修车时正好遇到一辆拆开。里头结构,销售说好懂,其实就是离心油泵带多片离合,前驱主打,后轮就配着搭伙的意思。前后动力贸然分配95比5,“全时”名头实际上就是有事没事给你后轴来点助攻。冰雪路试过,师傅摊开手说:“你前轮得打滑老半天,油泵才憋得出真压力,后头才跟得上。”厂里说抗滑,实际送到东北冬天试车,前轮搁那空转,离远了都听见带吱声。
冷门话题插一句:托森最初其实和越野没啥必然关系,早年间豪华房车、高速安全才是主战场,后来大家误传得多了,见四驱就说能下烂路。实际上冠状齿轮、瀚德全都带自己绝活,业界有老哥说,真要玩越野,纯锁死加机械分动箱,电子啥都别谈。还有人记着那年CR-V出事儿,据说装的瀚德四驱夏天打雨刮冰雪下溜,新闻稿没交代清楚,车主群里炸开了锅。
这些年奥迪也给自己折腾明白了,不光冠齿差速器上高端,托森慢慢退场。二手市场流传“托森绝唱”,都成奔三龄老头们口头禅。旧车贩子夸新冠齿柔性好,我忍不住问他:“听说这玩意还能用数据大屏远程诊断,是不是真的?”老贩子甩甩手,一股味道的菜摊口气,“现在啥都智能,藏毛病更难了。”
故事说到这儿。你要问现在托森还能去哪?工地上拆下来搁大棚当压舱石,南六环那头有老修理厂收,顺手给野怪跑友当备用。温州有位大哥号称能换皇冠、普拉多上的旧货,笑称“托森轮回”——听着都奇怪。新四驱也罢,旧托森也好,开车的都有故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