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网约车在古城西安的夜色中穿行,司机周师傅瞥了一眼手机上的新订单,又是一单“特惠快车”,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这样的订单意味着他的收入将再次缩水。
2025年8月19日,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规范网约车平台经营价格行为的通知》,要求从即日零时起全面暂停“一口价”“特惠单”等低价营销活动。
这份落款为8月18日的文件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并获得官方确认。记者8月19日从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多个部门了解到,该文件属实,交通部门正在督促各大平台执行,并加大监督、检查、处罚力度。
01 政策落地,西安打响规范网约车第一枪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的通知明确要求,从8月19日0时开始,全面暂停“一口价”“特惠单”等低价营销活动,严禁任何形式的价格欺诈、恶意压价行为。
文件还规定,网约车平台调整运价必须提前征求驾驶员意见建议,向行业管理部门报备并履行公示程序后方可实施。
这份通知的背景是近期出租汽车驾驶员集中投诉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企业采取“一口价”“特惠单”等方式实施低价营销和恶意竞争。
02 违规派单,政策实施首小时即现违规
政策落地效果立竿见影。8月19日凌晨2点08分,有司机在黑猫投诉平台反映,自己接到滴滴指派的特惠订单。
这位司机表示:“根据西安市交通运输局文件于2025年8月19日零点开始禁止给司机派一口价、特惠订单。我没有开特惠开关滴滴给我强派。”
滴滴出行客服随后回复:“在看到您提交的问题后,小滴已经第一时间把您的问题反馈给专员处理,还请您耐心等待回复。”
03 明码标价,平台被要求规范定价行为
除禁止“一口价”外,通知还要求各网约车平台严格明码标价、禁止不正当竞争、规范收费行为。
平台必须清晰、醒目公示服务项目、计价规则收费标准及动态调价机制;严禁通过“大数据杀熟”等差别化定价方式实行价格歧视。
平台还必须在显著位置明确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退费规则,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驾驶员接受与平台服务无关的附加收费。
04 司机倾诉,特惠订单下的生存困境
从事网约车行业多年的周师傅表示,其日常平台订单中超过一半均为特惠订单。
“作为司机我们也很为难。”让周师傅困扰的是,接特惠订单意味着收入显著缩水,但若主动拒接,系统派单等待时间将大幅延长,有时甚至等候半小时才能获得一单普通订单。
“频繁拒接特惠订单还将导致平台服务分被扣减,影响后续接单。”周师傅说,“在平台规则压力下,无论个人意愿如何,往往被迫接受这类低价订单。”
这种模式虽然降低了乘客出行成本,却使得司机陷入“多劳难多得”的困局,想要增加收入,只能接更多的特惠订单,司机们被迫陷入“内卷”。
05 乘客担忧,通勤成本可能大幅增加
对于新规,乘客反应不一。刚步入职场不久的陈女士表示:“以后通勤成本又要增加了!”
“我住的地方公交、地铁都不方便,每天需要打车两次,特惠快车帮助我省了不少钱。”陈女士担心,叫停“一口价”后,打车出行遇到动态加价的情况可能会更普遍且加价幅度可能更大。
在陈女士看来,“特惠单”“一口价”不仅能节约出行成本,更能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预期价格,防止最终车费金额和预估费用相差过大。
06 多地跟进,全国掀起网约车规范浪潮
西安并非首个规范网约车市场的城市。2025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多地已开始规范网约车行业竞争。
7月9日,浙江宁波市召开网约车平台座谈会,要求各平台严格遵守行业自律规定,杜绝恶意无序低价竞争。
同日,江西鹰潭市交通运输局召开会议,要求各平台停止低价竞争行为,不得以一口价、低于成本价等方式变相强制司机低价接单。
7月11日,河南开封市约谈网约车平台,提到不得以低于成本价的方式实施低价竞争,保护驾驶员的合法利益。
7月14日,广东清远市对滴滴出行、花小猪打车、高德出行3家网约车聚合平台涉嫌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市场秩序进行约谈。
07 执法加强,西安清退上万不合规车辆
在规范价格行为的同时,西安也加大了对网约车行业的整体整治力度。据了解,7月份开始,西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就发力整治网约车。
执法支队分批要求网约车平台清理不合规车辆,第一批下架“营转非”、燃油车6426辆,第二批将下架3655辆,被清退不合规网约车超1万辆。
执法支队还加大了对平台的整治和惩戒力度,定期核查投诉,通过智能数据比对进行全方位监管。
发现平台给不合规的网约车派单,就会“一案三罚”,司机和平台都要受罚。各平台为避免处罚直接清退大量不合规车。
08 行业前景,网约车市场走向健康发展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在通知中要求,各平台企业务必深刻认识低价竞争问题的严重性与整改要求的严肃性,立即行动,全面整改。
交通局将会同价格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拒不整改或仍存在违规行为的平台,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
涉嫌构成犯罪的,将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是对网约车行业的规范,更是对司机群体的有力支持,体现了政府维护市场公平、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决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