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式爆单?特斯拉Model Y L三天狂卖五万台的真相
01
公司群突然炸锅了。
有同事发了一张截图,特斯拉Model Y L的新订单交付期直接跳到10月了。
意思就是,刚上市不到一周,六天订单太多,原计划9月可以拿到车的人,现在要多等一个月。
三天之内,5万台就被抢光。
有人调侃,这产能崩得和抢口罩似的,买车都要靠手速了。
说真的,这场面很久没在新能源圈子见到。
02
为啥Model Y L这么猛?
我基本不看发布会,都是朋友拉着去店里实车体验。
这次是老王,家里二孩,特别执着第三排空间。
他原本觉得国产那些SUV加长不过是“纸面文章”,没多大用。
结果在门店挨个试坐,一屁股坐进Model Y L后排,愣是多了点笑——腿终于不用顶着座椅了。
Model Y L相比普通版,车身加长179毫米,轴距长出150毫米。
说人话就是,第二排、第三排终于能“跷二郎腿”了。
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布局。
2+2+2的六座,把第三排‘小板凳’变成了可坐人的真实座椅(虽然我坐进三排还是觉得有点憋,不过比一众紧凑SUV的折叠座强多了)。
我试着放倒第三排,后备箱一下扩到3040升,一堆大号行李箱直接塞进去了。
日常拉孩子、搬行李,没啥压力。
还有,三排全都起立时还有2539升,空间比同价位的日系大SUV还厚道。
有同行朋友评价,“就是个带第三排的Model Y,空间对中国家庭很有吸引力”。
03
很多人以为买特斯拉这种车型就是追求智能、续航啥的。
说真的,我身边最近下订的人,70%是奔着大空间去的。
他们不是刚需二孩,就是家里老人一块出门。
其实这很像往年汉兰达、理想L7火爆时的场景。
Model Y L上市33.9万起,比起Model Y普通款多那么几万,但空间、布局都不一样。
续航也上得去,CLTC能跑751公里,能耗12.8千瓦时每百公里,基本不焦虑。
有人问:你觉得特斯拉这玩意儿真就这么香?
我觉得,至少是把“家庭纯电SUV”这个选项又刷了一遍,能让很多人犹豫的理由多了一项参考。
04
当然,也不是说没槽点。
比如六座布局,有人嫌2+2+2上第三排还得走中间通道,带小孩不太方便。
要我说,没办法。
加长的SUV第三排本来就不可能和MPV比舒适。
如果你追求大平层,还是得20多万整个GL8或者极氪009。
不过Model Y L确实妥协了不少,从座椅到储物,从空间到续航,折中得还行。
还有个小细节,特斯拉交付推迟、月产能打满,这事早年在国产品牌也发生过。
比如哪吒L、问界M7刚火的时候,订单暴涨,工厂直接安排夜班。
但Model Y L能引发这波抢光,和品牌本身的‘信任红利’脱不开关系。
05
我听人说,“国产家用SUV加第三排,好像也没卖这么疯啊,凭啥特斯拉能瞬间卖爆?”
其实原因特别简单:
第一,新能源里头你要找空间大、续航强、品牌靠谱的,选择其实没几个。
第二,特斯拉在电动这一块,技术和底盘调教还是有点底气的,车主也更舍得付30多万去尝鲜。
第三,宣传口径够狠,‘月产能卖空’、’三天订单五万’这种数字,本身就抓眼球,放在朋友圈都是谈资。
有人担心,产能跟不上,是不是交付出问题?
我觉得别太焦虑。
国产新能源品牌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一两个月之内产能爬坡并不难,真想拿着骂也没必要。
关键是买这个价位的家庭用车,不就看空间和省心吗。
06
最后,非要泼点冷水。
所谓“六天卖爆月产”,本质其实反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实用主义回潮。
空间、储物、安全、续航,哪个短板都不行。
Model Y L是抓住了‘家庭用户第三排焦虑’和‘装载力痛点’,配上特斯拉的品牌信仰,成了爆款。
我见过多少人,买车还在纠结“到底要不要第三排”。
一句话,真奔着刚需,就别犹豫,直接上。
要是图念想,自己二人世界,第三排一年坐两次,何苦强求。
汽车嘛,还是得好用、省心。
能把身边人弄舒服了,比啥都实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