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4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5%
印度在2025年4月份卖了30万3648辆汽车,比去年增长了5.5%。从今年1月到4月,总共卖了132万1500辆汽车,同比增长了3.4%。印度的汽车市场在全球排第四,每年能卖超过400万辆车,仅次于中国、美国和日本,而且以后可能还会涨很多。印度是全球很有潜力的新市场之一,但同时也很复杂,有很多挑战。
印度汽车市场:本土品牌与国际巨头的竞争态势
在印度这个市场上,本土的大公司基本上是老大老二的地位,像玛鲁蒂铃木一家就占了超过40%的市场份额,主要卖那种便宜的燃油车。而塔塔和马恒达呢,则开始往新能源车这方面使劲。
不过国际上的大牌像丰田、现代、起亚,在中高端市场还是挺稳的。但是像特斯拉这样的外国品牌嘛,因为关税和本地化的要求,发展起来有点困难。
再说到中国品牌名爵,它靠性价比吸引了一些消费者,不过现在地缘政治这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咱们来看看具体的品牌,4月份印度汽车销量前十的排名:
第一名是铃木,4月份卖了13万8705辆,比去年增长了0.5%;今年总共卖了62万3837辆,增长了1.0%。
第二名是马恒达,4月份卖了52330辆,增长了27.6%;今年总共卖了20万1457辆,增长了20.6%。
第三名是塔塔,4月份卖了45199辆,下降了5.6%;今年总共卖了19万1327辆,下降了5.7%。
第四名是现代,4月份卖了44374辆,下降了11.6%;今年总共卖了19万7924辆,下降了6.0%。
第五名是丰田,4月份卖了24834辆,增长了32.8%;今年总共卖了10万5798辆,增长了17.1%。
第六名是起亚,4月份卖了23632辆,增长了18.3%;今年总共卖了99181辆,增长了16.2%。
第七名是斯柯达,4月份卖了7302辆,增长了183.1%;今年总共卖了24440辆,增长了144.1%。
印度汽车市场:高增长与高风险并存
第八名是名爵,4月份卖了5829辆车,比去年增长了30%;今年到目前为止卖了19787辆,增长了13.1%。
第九名是本田,4月份卖了3360辆车,比去年下降了22.8%;今年到目前为止卖了22307辆,下降了18.1%。
第十名是大众,4月份卖了2851辆车,比去年下降了6.5%;今年到目前为止卖了12843辆,下降了0.2%。
印度汽车市场特点是“高增长、高门槛、高风险”。一方面因为人口年轻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电动车发展趋势以及低成本制造的潜力,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但另一方面,政策不稳定、基础设施落后以及消费者群体分化,也让企业在印度经营变得困难重重,整体营商环境不太好。
短期内印度市场还是燃油车占主流,不过在两轮商用车领域电动车可能会率先有所突破。本土品牌和外资的合作(比如丰田和铃木的联盟)会成为一种常态。
中国车企在印度市场的表现既有机会也有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地缘政治关系紧张加上印度政府的一些限制政策,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近年来印度对中国车企有不少限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政策和监管上的障碍,高关税保护本地产业。进口整车关税高达60%-100%(排量越大税率越高)。电动车电池进口税为15%-25%,但必须在当地生产才能获得补贴。
印度打压中资车企生存不易
2)投资审查越来越严格了,印度修改了外商直接投资(FDI)政策,规定来自“与印度接壤国家”的投资都需要政府批准,其实这主要是冲着中国来的。比如长城汽车想收购通用的工厂,结果没通过;还有比亚迪打算投资10亿美元建厂的计划,也被要求重新进行安全审查。
3)政府还提出了本地化生产的硬性要求,要求车企的零部件本地化率达到50%-75%,不然就没资格拿补贴。这就逼得中国车企不得不把供应链搬到印度去。
4)再加上地缘政治的影响和舆论的压力,特别是2020年中印在加勒万河谷发生冲突之后,印度民间反华情绪特别强烈,很多消费者开始抵制中国品牌。所以中国汽车品牌在印度的发展可以说是“夹缝中求生存”,一方面政策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市场还是有潜力的。短期内因为地缘政治和高额关税,扩展业务挺难的,但要是能实现本地化生产和加强合作的话,风险可能会小一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