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混动SUV配激光雷达,续航标1400km遭质疑,实测结果出人意料

最近的汽车圈里,有一款车可以说是赚足了眼球,也引来了不少口水,它就是长安新推出的启源系列里的一款混动SUV。

这车一上市,就扔出了几个让大伙儿都议论纷纷的点:价格定在十五六万的区间,这在混动SUV里不算贵,但它竟然给配上了激光雷达,这可是以前三四十万甚至更贵的车才有的高级玩意儿。

更厉害的是,厂家宣传这车满油满电能跑1400公里。

15万混动SUV配激光雷达,续航标1400km遭质疑,实测结果出人意料-有驾

这个数字一出来,网上立马就热闹起来了,有人说国产车真是越来越牛了,这配置和价格,简直是把合资车按在地上摩擦;但也有很多人表示怀疑,觉得1400公里太夸张,肯定是厂家在吹牛,是在搞“续航虚标”。

那么,这台车到底是真有料的“实力派”,还是只会吹牛的“噱头王”?

今天咱们就站在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把这事儿里里外外掰扯清楚,看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首先,咱们得承认,这车在十五万这个价位上,给的东西确实是相当有诚意。

很多人去车展或者4S店看了实车,第一感觉就是“这车看着不像十几万的”。

它的外观设计挺赶潮流,车头一条长长的贯穿式灯带,加上那种上下分开的大灯,晚上点亮了辨识度很高,看着也精神。

车身侧面做得也挺光滑,门把手是那种可以缩进去的,车顶还做成了悬浮式的效果,跟同价位很多看起来有点“老气”的合资车比,明显要年轻时尚不少。

光有面子还不行,里子更重要。

这车的空间确实是个大亮点。

它的车身长度是4米8多,这个尺寸在SUV里不算最大,但它的轴距,也就是前后轮之间的距离,做到了2米9。

这个数据可能很多人没概念,咱们打个比方,轴距长,就相当于咱们房子的“使用面积”大,车里的乘坐空间就更宽敞。

有媒体实际测试过,它的后备箱大得能放下12个咱们平时出门用的那种20寸行李箱,一家五口人出门自驾游,带再多东西也不怕装不下。

坐进后排,三个成年人并排坐着,腿前面还有不小的空余,一点都不觉得挤,长途旅行的舒适度就有了保障。

再看车里的配置,那就更像是“大甩卖”了。

驾驶座前面有个抬头显示功能,就是能把车速、导航这些信息直接投射到挡风玻璃上,你开车的时候眼睛不用低头看仪表盘,安全性高了不少。

中控台那个15.4寸的大屏幕,跟个平板电脑似的,还特意朝着驾驶员这边歪了一点,方便开车的人操作。

更贴心的是,连副驾驶都给配了一块12.8寸的屏幕,这样开车的人看导航,坐车的人看电影,互不耽误。

15万混动SUV配激光雷达,续航标1400km遭质疑,实测结果出人意料-有驾

还有方向盘加热、座椅通风按摩,甚至座椅还能调成那种让人特别放松的“零重力”模式。

这些舒服享受的配置,在以前,你至少得花双倍的钱去买那些豪华品牌的车才能体验到,现在长安直接在十五万的车上全给你配齐了,这种吸引力确实是实打实的。

说完了这些让人心动的地方,咱们就得回到那个最核心、争议最大的问题上来了:1400公里的续航,到底靠不靠谱?

网上很多人骂“虚标”,主要就是觉得这个数字太吓人了,不符合常理。

还有一些北方的车主在网上发帖说,一到冬天,这车的续航里程掉得特别厉害,跟厂家宣传的差远了。

这些疑问和抱怨都是真实存在的,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其实这里面藏着一个关键信息,就是“测试标准”。

厂家宣传的1400公里续航,是在一个叫CLTC的工况标准下测出来的。

你可以把这个标准理解成一场给汽车举办的“标准考试”。

考场环境是设定好的,比如温度是恒定的25摄氏度,路面是平坦的,没有堵车,没有大风,驾驶风格也是最温柔、最省油的那种。

在这样理想的环境下,这台混动车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电能,发动机只在最高效的时候才介入,所以能跑出一个非常漂亮的成绩。

厂家把这个最好的成绩标出来,从规定上来说是没问题的,所有车企都是这么做的。

但这就像方便面包装上画的大块牛肉,和你实际泡出来的小肉丁肯定有差别一样,实验室数据和咱们日常实际开车的情况,肯定是不一样的。

咱们平时开车,会遇到堵车、需要开空调、有时候还会猛踩油门,这些都会增加能耗,续航里程自然就会打折扣。

那么,抛开这个理想化的1400公里,这车真实的续航能力到底怎么样?

这就需要看另一个更实在的数据,叫做“馈电油耗”。

什么叫馈电油耗呢?

说白了,就是当这台车的电池电量用得差不多了,主要靠发动机来驱动的时候,它的油耗是多少。

15万混动SUV配激光雷达,续航标1400km遭质疑,实测结果出人意料-有驾

这个数据,才能真正反映出一台混动车最基本的节油水平。

根据不少专业媒体的实测,这台车在高速上行驶的馈电油耗,竟然低到了百公里3.9升。

3.9升是个什么概念?

我们都知道,丰田、本田的混动车是出了名的省油,它们在同样情况下的油耗也普遍在4到5升左右。

这台国产SUV的油耗比它们还要低,这就说明它的这套混动系统技术上是非常过硬的,效率很高。

有了这个数据,我们就能自己算一笔账了。

假设这车的油箱是50升,在没电的情况下当油车开,它大概能跑 50升 ÷ 3.9升/100公里 ≈ 1280公里。

这还没算上它电池里充满电还能跑的那一段路程呢(官方标称纯电能跑215公里,就算实际打个八折也有170公里左右)。

这么一加,在路况比较好、温度也合适的春夏秋季节,跑个一千三四百公里,理论上是完全有可能的。

所以,与其说厂家“虚标”,不如说它用了一个最理想化的数据来吸引眼球,但背后确实有扎实的技术在支撑,并不是纯粹的吹牛。

至于冬天续航“跳水”的问题,这其实是目前所有新能源车都面临的共同难题,不光是这一款车。

锂电池的化学特性决定了它在低温环境下活性会大大降低,存电和放电的能力都会变差。

这就好比咱们的智能手机,在寒冷的冬天拿到室外,电量会掉得飞快,甚至会自动关机,是一个道理。

所以,北方的朋友在冬天开这台车,续航里程确实会比春秋季节短不少,这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

厂家建议车主在低温环境下提前给车辆充电预热,也是为了尽量缓解这个问题。

总的来看,长安启源这台车的出现,其实是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的一个缩影。

它用一个非常亲民的价格,提供了远超同价位合资车的配置、空间和舒适性,这本身就极具竞争力。

而在续航这个问题上,它用了一个非常亮眼的“理论峰值”作为宣传点,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虽然这个数字在实际使用中会打折扣,但它背后那个非常低的“馈电油耗”,又证明了它在核心技术上确实有两把刷子。

这种“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策略,让消费者在被吸引的同时,也能发现它实实在在的优点。

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有越来越多像这样敢于挑战规则、用技术和诚意说话的国产车出现,无疑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它会逼着整个市场都变得越来越好,让我们能用更少的钱,买到更优秀的产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