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个“年薪十五万,梭哈奥迪A4L,顶不顶得住?”的帖子,是不是刷爆你的时间线?
实话说,这问题就像问“我啃仨窝头能撑死不?”——人跟人的饭量,那能一样吗?
奥迪A4L,咬咬牙落地,算它三十个W。
这数字,搁谁头上都是泰山压顶。
简单盘算下,按眼下流行的三成首付,三年还清,每月光车贷就得鲸吞六千多。
对月入破万的,兴许还能勉强苟住,但要是你月薪也就九千冒头,那滋味,啧啧,真叫一个捉襟见肘。
但话又说回来了,咋就这么多人对“能不能盘下”这么上心?这背后,门道深着呢。
一方面,车可不只是个铁疙瘩,它还承载着某种“里子”需求。
在一些人眼里,开啥车,就定了你在社交圈里的段位。
这就像旧时候的座驾,马越精神,轿子越气派,主子身份自然水涨船高。
另一方面,拿下辆车,也象征着对生活的某种掌控欲。
辛辛苦苦搬砖一年,整个车回来,仿佛是对自己的一种恩赏,一种“老子总算能换个活法了”的心理暗示。
然而,理想是骨感的,现实是肉感的……哦不,反了,现实是骨感的。
大伙儿光瞅着提车那会儿的舒坦劲儿,却忘了后面还有一堆吞金兽等着喂。
保险、油钱、保养费、停车费、违章罚单…每一项,都是真金白银往外掏。
我一哥们儿,年薪也就这个数,跺跺脚,硬是盘了辆A4L,结果每个月光伺候这“爷”就得搭进去两千多。
他自己都吐槽,感觉不是在开车,而是在给祖宗上供。
仅仅这个数字,就够呛的了。
更何况,除了车,咱还得张罗一日三餐、租房、消遣、应酬…尤其是在那寸土寸金的地界儿,房租就像一块巨石,压得人翻不过身。
要是你还背着房贷,再加上这车贷,那日子,简直是苦海无涯。
这当口,就不得不提提“消费主义”这陈词滥调了。
商家们恨不得把每样东西都描绘成“刚需”,让你觉得不买就亏成葛朗台。
各种分期付款、消费贷,更是让你超前预支,寅吃卯粮。
当我们一根筋地把锅甩给“年轻人太好面儿”时,有没有想过,这个大环境的影响?
在这个“买买买万岁”的时代,年轻人肩上的担子重如泰山,他们渴望通过消费来混个脸熟,找点存在感,这本身也没啥可指摘的。
和大众的固有印象不同,实情是,很多年轻人其实并不是非豪车不可,他们只是想证明自己行。
证明自己在这座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能扎根,证明自己没被时代的大浪拍在沙滩上。
说白了,与其在那儿抠字眼儿“能不能买”,不如好好琢磨下“为啥要买”。
买车是为了让生活更上一层楼,还是为了满足那点虚荣心作祟?
要是前者,那当然可以盘算盘算;要是后者,那还是先好好审视下自己的三观吧。
说到底,还是得量力而行。
年薪十五万,买辆皮实耐用的代步工具,或者把钱投到自己身上,升个级,镀个金,没准才是更靠谱的选择。
要知道,真正的幸福,不是靠车轮子滚出来的,而是靠自己双手挣出来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