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分析摩托车了,本田卖保险,雅马哈卖春药,豪爵卖压缩毛巾

讲真,每次看到有人煞有介事地分析豪爵、本田、雅马哈,我就想笑。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搁这儿一本正经地做数据对比,搞得跟高考填志愿一样。现实是,买摩托车这件事,早就不是科学了,它是一门玄学,一门关于信仰和屁股的战争。

开局先扔个暴论:本田一年卖1490万辆摩托车,这个数字已经不是商业奇迹了,这是宗教奇迹。平均每卖三辆车就有一辆是本田,这说明什么?说明在摩托这个领域,本田已经不是一个品牌了,它是一个大型行为艺术现场的总导演,而其他所有人,都是配合演出的。雅马哈卖360万辆,豪爵卖146万辆,不是他们不努力,是他们没能成为那个宗教本身。这就好比修仙,本田已经渡劫飞升了,雅马哈还在筑基,豪爵在山下当外门弟子,每天负责挑水。

这个世界的竞争,从来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典型的黑暗森林。最好的防守就是掀桌子。当本田用一种近乎“上帝”的姿态俯瞰众生时,雅马哈和豪爵在干嘛?他们在发疯。

雅马哈的路子是“技术偏执”。你看它那个Nmax155,搞个VVA可变气门,在150cc这个买菜级别里,硬是给你塞进了一丝赛道的灵魂。这叫什么?这叫不务正业。买这个级别车的人,核心诉求是啥?是省油,是皮实,是别半路把我扔下。你雅马aha非要跟人聊“驾驶乐趣”和“艺术气质”,就好像一个健身教练对着一个只想摊平的中年人,疯狂输出核心力量的重要性。大哥,我不是不想练,是我真的起不来。但你不得不承认,就是有人吃这一套。会买雅马哈的人,就是冲着这点“不务正业”去的,他们买的不是车,是“我觉得我很懂”的幻觉。

然后是豪爵,豪爵老师就更直接了。他的战略翻译过来就一句话:不装了,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当本田和雅马哈还在为谁的发动机更“蓝星”,谁的品控更“精细”而互相拉扯时,豪爵直接把价格打到了一个让同行看了想哭,用户看了想笑的程度。如果说本田是把蛋糕做大然后自己吃掉最大的一块,那豪爵的思路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谁也别吃了,一起蹲在废墟上喝西北风。这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它的核心不是赢,而是让对手输得更惨。你跟我谈技术?我跟你谈价格。你跟我谈品牌?我跟你谈价格。你跟我谈情怀?对不起,我还是跟你谈价格。这种简单粗暴,有时候就是最有效的。

别再分析摩托车了,本田卖保险,雅马哈卖春药,豪爵卖压缩毛巾-有驾
别再分析摩托车了,本田卖保险,雅马哈卖春药,豪爵卖压缩毛巾-有驾

说到技术,我一直觉得,车圈最大的谎言就是技术崇拜。什么ESP发动机,什么蓝星发动机,听起来都像是高达的某个零件。讲真,别再跟我扯什么狗屁技术参数了!这些所谓的“心脏魔方”,在实验室里跑得再欢,都比不过一个外卖小哥在晚高峰的巷子里,如何躲避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自动驾驶的未来不在特斯拉,而在老头乐。同理,摩托发动机的终极考验,也不在赛道,而在城乡结合部的非铺装路面。只要大爷躺得快,你发动机马力再大,也得当场熄火。本田的发动机为什么被吹成神?不是因为它技术多先进,而是因为它够“笨”,笨到无论你怎么蹂躏它,它都勤勤恳恳地带你回家。

别再分析摩托车了,本田卖保险,雅马哈卖春药,豪爵卖压缩毛巾-有驾

我作为一个曾经也年轻过的中年人,是真实拥有过那种所谓“激情”小车的。天天想着怎么压弯,怎么拉高转。结果呢?结果就是腰不行了。现在我看本田,就像看我的保温杯。它不酷,甚至有点油腻,但它能给我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是雅马哈那种随时准备“机你太美”的运动调校给不了的,更是豪爵那种用性价比换来的“我随时可能给你点小惊喜”的刺激感无法比拟的。说到这我想起来,我妈九十年代买的那个电饭锅,现在还能用,有时候觉得以前的东西真耐用。

所以,你看,选车这件事的本质,是在选一种人设,一种信仰。

买本田的人,买的是一种“确定性”。他们的人生可能已经充满了不确定,他们不希望再给生活增加任何一个变量。这辆车必须像个金钟罩铁布衫,稳定,可靠,不出错。它就是个工具,一个能用一辈子的工具。

买雅马哈的人,买的是一种“可能性”。他们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想“骚”一下。他们不在乎那一点点多出来的油耗,也不在乎那个可能有点硬的减震。他们在乎的是,当他们拧动油门的时候,车给他们的反馈是不是“典中典”,能不能让他们产生一种“人车合一”的错觉。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买豪爵的人呢?买的是一种“可行性”。他们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就是要一个最务实的解决方案。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什么品牌溢价,什么驾驶乐趣,在“省下来一千块钱能加多少次油”这个灵魂拷问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他们是这个荒诞消费主义世界里,最清醒的一群人。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有点像个精神分裂的导购。一会儿说这个好,一会儿说那个妙。

但事实就是如此。这三个品牌,根本就不在同一个维度里战斗。本田在卖“保险”,雅马哈在卖“春药”,而豪爵,在卖“压缩毛巾”。一个保证你活得久,一个保证你活得爽,一个保证你用最便宜的方式解决问题。

所以别再问该选谁了。这问题的答案不在于车,在于你自己。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演员”,就去买什么样的“道具”。不过说实话,分析了这么多,最后你买车的时候,大概率还是会选那个你觉得最帅的。所以,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一切,可能都是废话。

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