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这个局,已经不是热闹了,是魔幻。以前大家是摆好摊位,客客气气卖瓜,现在是直接抡起摊子互殴,谁的瓜先砸烂谁的头,谁就赢了。什么17款热门SUV怎么选?这问题本身就问错了。现在哪是“选”车,这分明是在“渡劫”,看谁能在一片混战中,用最少的钱,买到那个最能让你产生“我赢了”幻觉的铁盒子。
上来先说比亚迪宋PLUS,这车就是车圈的“压缩毛巾”,看着不大,性价比一泡开,贼大。优点省油,缺点除了开起来像船,其他都还行。但问题来了,现在这个价位,你省下的那点油钱,够隔壁新势力给你画几个饼?人家动不动就送你个“未来”,比亚迪只能给你个“省钱”,格局,一下就小了。讲真,买这车的人,心态都特别好,主打一个过日子,不跟你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你跟他聊智能座舱,他问你一公里几毛钱。你跟他聊自动驾驶,他问你保养贵不贵。这种用户,是车企的福气,也是车企的噩梦,因为你所有的花活,在他眼里,都是“不务正业”。
然后是吉利星越L,这车就像一个班级里很努力的普通学生,各科都还行,但就是没啥记忆点。全系2.0T配8AT,听着特实在,像食堂阿姨给你多打了一勺肉。但坏就坏在,这年头,实在人不吃香了。隔壁桌同学直接掏出个平板电脑告诉你,我的车会自己动,会唱歌,还会讲笑话。你这边还在强调三大件稳定,人家直接釜底抽薪,告诉你“三大件”这个词本身就已经过时了。这就叫降维打击。你还在用算盘,人家已经用超算了,虽然那个超算可能十次有八次都算错,但它看起来酷啊。
至于特斯拉Model Y,这就不是车,这是一个宗教。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聊舒适性,他会跟你聊信仰;你跟他聊内饰,他会跟你聊环保;你跟他聊降价背刺,他会跟你聊马斯克的星辰大海。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的核心需求不是一辆车,而是维护“我选择特斯拉所以我很酷”这个核心信仰。所以,毛坯内饰不是缺点,是极简主义;悬挂硬不是颠,是路感清晰。五年免息更是绝杀,直接把金融工具变成了信仰的放大器,让你的供奉之路,无比丝滑。
这就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现在的车,尤其20-30万这个级别,打的已经不是产品力了,是“品牌玄学”和“掀桌子式竞争”的混合双打。
你看理想i6,李想老师算是把中国家庭用户的心思扒了个底朝天,他知道你需要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移动的家,一个能让你暂时逃离现实的“结界”。所以冰箱彩电大沙发,缺一不可。讲真,我一个中年男人,有时候就想在车里待着,不是因为冰箱里有可乐,就是单纯不想上楼听老婆唠叨孩子作业的事儿。理想卖的不是车,是中年男人的避难所。所以i6把价格打到24万以下,这根本不是价格战,这是“圣战”,它要革了所有还在谈操控、谈性能的“异教徒”的命。
然后蔚来不干了,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他直接搞出来一个乐道L90,这操作堪称典中典。如果说之前理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换电体系下放,价格直接干到和理想i6贴身肉搏,这已经不是竞争了,这是自爆。意思很明确:“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蔚来高端车主那边维护着“上流社会”的体面,乐道这边直接冲进菜市场大喊:“都别吃了,餐厅我给炸了!”这种人格分裂式的打法,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你根本不知道他的下一步棋在哪里。最好的防守就是发疯,李斌老师悟了。
深蓝和传祺这些品牌,就更有意思了。他们像是请到了一个外援,叫华为。尚界H5,深蓝S09,传祺向往S9,一个个都顶着华为ADS的光环。这就好比武侠小说里,一个三流门派的弟子,突然学会了“独孤九剑”,虽然内力还差得远,但招式唬人啊。他们最大的卖点,就是用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给你一个接近问界的“电子义眼”。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当大家都会“独孤九剑”的时候,这剑法也就不值钱了。更何况,你只是学了招式,人家问界是余承东亲自灌顶传功,这能一样吗?这就叫“形似而神不似”。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在菜市场给大妈们讲解修仙法门的道士,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到了30万以上,那更是神仙打架。问界M7,这车已经不能用性价比来形容了,它卖的其实是余承东的个人魅力和华为这块金字招牌带来的“安全感”。买它的人,买的不是车,是一个承诺。一个“出了问题,华为会管”的承诺。这种信任感,是钱买不来的,是发布会一场一场吼出来的。
所以你看,现在的车圈,逻辑已经完全崩坏了。传统车企还在纠结麦弗逊还是多连杆,新势力已经在讨论大模型和算力了。这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战争。以前我们买车,看的是三大件,是可靠性。现在我们买车,看的是谁家CEO更会吹牛,谁家车机更像手机,谁家能给你一种“占了大便宜”的错觉。
那些还在说汉兰达保值、途观L底盘扎实的人,不是不懂车,而是还没从上一个时代的美梦里醒过来。他们的世界观里,车还是一个可以用十年以上的“大件”。但在新势力的世界观里,车就是一个大号的电子产品,两年一换代,三年就落伍。天天在那吹零百加速,我上街买个菜你需要3秒破百?你起飞啊?有病吧!
所以别问怎么选了,答案是没法选。你以为你在用理性做决策,其实你只是被各种营销话术、品牌光环和价格战打得晕头转向,最后凭着一股冲动和偏见,选了那个看起来最顺眼的“牢笼”。
最后的最后,什么智己LS9,什么岚图泰山,他们未来的命运,不取决于产品力有多强,搭载了谁家的“任意门”,而取决于他们老板在发布会上,敢不敢喊出那个让所有同行都心态爆了的价格。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今天的车圈,没有中间态。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