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来自耶鲁大学和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报告,像一颗重磅炸弹,把整个汽车行业都给炸蒙了。报告里的数字触目惊心:要是没有马斯克这两年多的“政治秀”,特斯拉光在美国,本可以多卖出100万到126万辆车。
这是什么概念?这个数字,差不多是去年美国全年电动车销量的五分之一,比比亚迪去年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还要多。曾经被捧上神坛的“硅谷钢铁侠”,怎么就亲手把自家生意的大门给关上了一半?而他推开的这百万客户,又被谁接走了?
从“硅谷钢铁侠”到“品牌负资产”
曾几何时,马斯克就是特斯拉行走的广告牌。他身上那股“用科技改变世界”的颠覆者气质,和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完美契合。消费者买的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份对未来的向往和认同。
2018年,Model3产能爬坡最艰难的时候,一张马斯克睡在工厂地板上的照片传遍全网,当月特斯拉股价就涨了23%。2020年,他在社交媒体上大谈“火星移民”,直接给ModelY带来了40万份新增订单。在2022年之前,马斯克社交账号的粉丝互动量,和特斯拉车型的关注度,关联度高达0.87,可以说是一荣俱荣。
但一切的转折,都始于2022年他豪掷440亿美元买下推特。从那以后,这位科技狂人似乎迷上了政治。他不仅给共和党相关的候选人和团体捐了超过3亿美元,还欣然接受了现任总统特朗普的邀请,牵头搞什么“政府效率部”。
他开始频繁在自己的社交平台X上发表偏向保守派的言论,甚至放宽了对极右翼和极端言论的审核。这些举动,就像一根根刺,精准地扎进了特斯拉核心客户群的心里。美国汽车协会的调研显示,认同民主党的消费者里,想买特斯拉的比例从62%雪崩式下滑到了38%。
特斯拉的“坑”,中国车企的“矿”
要知道,这群人才是特斯拉的铁粉。耶鲁经济学家的论文里有一组数据:买特斯拉的消费者中,73%认为气候变化是当务之急,68%支持政府加大环保投入。这些都是民主党选民的典型特征。
可马斯克偏偏跑去给反对严苛环保政策的共和党捐钱,这不等于直接跟自己的“金主”对着干吗?品牌和用户之间最宝贵的价值共鸣,就这么被他亲手撕碎了。市场反应快得吓人,2023年第三季度,特斯拉Model3在美国的销量,历史性地被福特超越了。
“以前开特斯拉,朋友都觉得你环保、有品位,现在聚会都不好意思提车标,感觉有点尴尬。”一位车主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这种抵触情绪,直接变成了实打实的销量缺口。而这个缺口,并没有消失,而是被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们迅速瓜分了。
报告指出,马斯克的行为,反而让竞争对手的电动车和混动车销量增长了17%到22%。福特、通用、现代这些老牌车企都分到了一杯羹,但表现最抢眼的,还是来自中国的车企。
王传福的“稳”与马斯克的“赌”
2024年,比亚迪在美国卖了12万多辆车,单单一个加州就贡献了5.3万辆,同比暴涨187%!蔚来更是玩得风生水起,和当地经销商合作,在旧金山开的体验店第一个月订单就破了千。
中国车企为什么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关键就在于,他们精准地踩准了特斯拉留下的两大“空当”。首先是价值观的契合。比亚迪在加州搞“绿色出行伙伴计划”,跟当地环保组织合作,把环保理念和产品紧紧绑在一起。蔚来则通过赞助硅谷的科技论坛,强化自己“可持续能源服务商”的形象。
加州新能源汽车经销商协会的马克说,2024年到店咨询的客户里,有35%的人会主动提到“不想为马斯克的政治立场买单”,而这些人最后大多选择了中国品牌。
更重要的是,产品和服务上的差异化优势。特斯拉为了省成本,不断缩减售后网点,蔚来反其道而行,已经在加州建了12座换电站,主打“3分钟极速换电”。比亚迪则针对美国市场调整配置,ATTO3续航提到了520公里,价格还比Model3便宜12%。
从Model3换成比亚迪汉的洛杉矶车主迈克说得很实在:“以前觉得特斯拉是唯一选项,现在一对比才发现,比亚迪内饰更适合家用,服务也更贴心。”
结语
特斯拉的这场危机,给所有科技公司都上了一课:品牌千万别和创始人绑得太死。但这对中国车企来说,更是一份现成的“避坑手册”。比亚迪走的是“技术立牌”的路子,创始人王传福很低调,但“刀片电池”家喻户晓。蔚来则选择“和用户站在一起”,靠社群和服务来打造品牌忠诚度。
当然,特斯拉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它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如果能成功落地,或许能把公众的注意力从政治争议拉回到科技创新上。但市场不等人,在特斯拉忙着“喘气”的这段时间,正是中国车企加速抢占市场的好机会。
加州的阳光依旧灿烂,但电动车市场的风向,显然已经变了。马斯克用百万销量的代价证明,个人光环是把双刃剑。而中国车企的崛起则说明,市场从不缺机会,缺的是抓住机会的清醒和实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