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阳光像刚擦过的玻璃,亮得晃眼。
航小天踩着湿漉漉的鹅卵石小路走进航跃公园,鞋底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这地方他熟得很,闭着眼都能摸到最喜欢的那个长椅。今儿个公园里格外热闹,遛弯的大爷大妈,撒欢的熊孩子,还有跑步的年轻人,活像一锅煮沸的饺子。
"妈妈快看!我要坐那个火箭滑梯!"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拽着妈妈往儿童区跑。可不是嘛,星空乐园里那些太空飞船造型的游乐设施,连大人都想上去耍两下。双人跷跷板一上一下,活像航天器的对接舱;沙坑里几个小不点正忙着建造他们的月球基地;攀岩墙上的彩色凸起,远看还真像银河里的星星。有个穿奥特曼T恤的小男孩在滑梯上蹿下跳,他爹在底下直喊:"慢点儿!你这速度都快赶上长征五号了!"
林荫道上的麻雀蹦蹦跳跳,啄食着昨夜雨水带来的小虫。老张头照例坐在他的"御用"石凳上,二胡搁在腿间,琴弓一拉,《二泉映月》的调子就飘了出来。旁边打太极的李婶动作顿了顿,悄悄跟着哼了两句。树影婆娑间,几个穿练功服的大爷正在比划"白鹤亮翅",那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排练航天员失重训练呢。
塑胶跑道上,穿荧光色运动服的年轻人戴着耳机狂奔,汗珠子甩出老远。篮球场那边传来"砰砰"的运球声,有个穿23号球衣的小伙来了个漂亮的三步上篮,场边立刻响起一片叫好。要说最抢眼的还得是南广场那个"圆梦"水帘雕塑,水珠子从高处落下,在阳光里折射出七彩光晕,活脱脱个微缩版的火箭发射现场。
航跃公园这4万多平米的地界,被设计师们安排得明明白白。"一轴一环多点"的布局,就像把航天城的精密劲儿都用在了造园子上。东头的紫藤花架下,总能看到捧着书的大学生;西侧的健身区,器械被大爷们盘得锃亮;就连公共厕所都修得跟太空舱似的,第一次来的人保准找不着北。
午后三点,阳光斜斜地穿过香樟树的缝隙,在草地上投下斑驳的光斑。几个穿汉服的小姑娘举着油纸伞在花丛边拍照,裙摆扫过沾着水珠的草叶。长椅上,戴着老花镜的大爷正教小孙子认树叶:"这是银杏,航天员带的种子就在太空种过这个..."
暮色渐浓时,公园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遛狗的夫妻慢悠悠地晃过小桥,金毛犬的尾巴摇得像螺旋桨。航小天站在观景台上望出去,整个公园像块镶嵌在城市里的翡翠,远处的航天大厦亮着灯,和公园里的"星空乐园"遥相呼应。这地方白天黑夜都热闹,清晨有练嗓子的,晌午有躲太阳的,傍晚还有跳广场舞的——那音响一开,动静大得能把树上的麻雀都惊飞咯。
要说这公园最妙的地方,就是把航天元素揉进了寻常景致里。你看那垃圾桶都做成火箭造型,小朋友扔个矿泉水瓶都跟执行发射任务似的。路灯设计成行星模样,晚上亮起来,活脱脱个小银河系。难怪附近居民都说,在航天城住久了,连逛公园都带着股子科技范儿。
夜色渐深,最后一批游客也三三两两地往家走。保安老王打着手电筒例行巡查,路过"圆梦"雕塑时特意看了眼——水帘已经关了,但底座上的航天徽标在月光下依然清晰。他想起白天那个坐在轮椅上来看雕塑的老航天人,老人摸着金属铭牌时,眼眶分明是红的。这公园啊,不光是给人遛弯的地儿,还装着不少人的青春和梦想呢。
本文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杜绝低俗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