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汽车界的贵族就是穿着黑色西装、踩着亮面皮鞋在红毯上摔一跤还得强作镇定的那类人士,那么丰田Cresta就是那个把自己灌醉、逆向开车还把车钥匙丢进粥里,然后举着“我的天赋不可复制”横幅的另类典型。而现在,只有当老车聚会上的油腻大叔们念着“那年街头最骚的身影是Cresta”时,这台车才有资格在历史尘埃中咳嗽两声。
1980年,丰田看着日元涨势如虹,脑子一热,推出了一台据说能代表“日本黄金时代”的中型豪华轿车——Cresta。听这名字,还以为出了个拉丁美洲流行歌手。其实人家取自西班牙语,意思是“徽章”,说白了丰田给自己造了一块能贴在屁股上的大金章,还美其名曰“尊贵定位”。你说日本人对“欧气”的执念,不服你就看看这命名套路。
实际上,Cresta和Mark II、Chaser是三胞胎,谁和谁都跟谁有血缘。想要豪华?选Cresta。想要脾气暴躁?选Chaser。想要左右逢源?挑Mark II。不愧是日本人,连卖车都玩起了“家庭内卷”,三台车同平台生产,零件互换比婚内财产分配还自由。至于消费者嘛,只要你进的是对的经销商,丰田保证你能花出三种不同的钱买到相同的东西。就像买奶茶,除了店面不一样,味精和糖都没少放。
第一代Cresta的出场,仿佛自带8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的滤镜:身姿修长,大灯四颗,气场两米八。发动机线拉得像早高峰的地铁拥挤程度:1.8升4缸OHV,2.0升6缸SOHC,还有什么3T-EU、1G-EU、M-EU,听起来比现在新消费品牌的花样还多。动力嘛,只能说市民出行不再怕自行车,你想体验推背感?建议你早晨赖会儿床被老板追杀更实在。手动、自动,变速箱任君挑选,丰田就是想讨好每一个既没有BBA预算、又不愿接受日常家用车现实的矫情青年。
日子一天天过去,Cresta也没闲着,折腾自己的脸:从蹦迪感满满的四颗卤素分体大灯,到中年危机统一风格的单体式大灯,俨然一幅88年“东京夜景下微醺白领”的画面。85年实在看不过去,丰田心想,不能光靠脸混饭,得整点狠活,于是Cresta GT版本来了。挂上双涡轮,性能是上去了,倒是排气管里的低沉咆哮让当时的夜晚多了几分躁动气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小区的电瓶车突然打了鸡血。
再往后,丰田的工程师们愈发觉得,发动机不能只追求能开、能修、能省油,就像中年男人不回家,不能只会喝酒还得懂点诗词。于是第三代Cresta一口气上四种6缸DOHC 24气门汽油机,什么GTE涡轮、GZE机械增压、GE运动双凸轮、FE高机械,看着像街头汽车发烧友嘴里的咒语。局外人还真听不懂,但是老司机一坐上去,“啊,多缸无妨,就怕你油加不起”——车辆动力够“花”,维保够“糟心”,你懂得。
当然,丰田不光搞发动机,还沉迷于各种现代化配置。四轮双叉臂悬挂,听起来跟四通八达的关系网一样复杂。TEMS电子悬挂、ABS防抱死,再加一个扭矩感应限滑差速器(LSD),这配置单比医院检查套餐还长。为啥?一是给富裕的中产加点心理安慰,二是好歹让老龄日本街道的限速有点被挑战的希望。时间一到90年代,丰田阴差阳错连四驱都搞上了,全时、电子控制,开出去还是丰田,但车主看别人时自带“我的车能上雪山,但我只会上下班”的自信。
五代车型,21年生产,最后被Verossa收编的时候,估计全日本大多数人都没听说“Cresta”还有喘气的余地。和Chaser一起“合体”,新名字听着像个减肥饮品。一代优雅悄无声息被2000年代的家用SUV按在“历史的地板”上摩擦摩擦,没人再在意哪家经销商的展车能更闪耀,大家只关心车能不能蹦迪、能不能装下两只拉布拉多。
可是你要说Cresta可怜,它一点都不可怜。泡沫经济炸了多少日本人的梦想,Cresta还踏实躺进了JDM圈子的酒杯里。你说技术积淀?它那底盘、发动机玩得比现在某国产品牌编制的“新势力神话”还花;你说做工用料?比起现在一线流水线下来的塑料卡扣,Cresta要是能说话,早就站起来骂人了。Cresta的门一关,世界都安静——不是NVH水平高,而是关门那刻,你已经与当下浮躁隔绝,自带“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气场。
当然,还有一群老炮车迷,整天在论坛和群里为Cresta打抱不平,时不时发一张老照片,配文“昔日荣光”。至于真正会开着它上路的,可能已经在路边充电的新能源怀念过去了。你看,经典总得配合点半死不活的气势才有腔调,就像流行歌坛的怀旧歌手,年年出来走场,除了自己真的红过,剩下的都是大家给的面子。
Cresta在日本社会里扮演过什么样的角色?说是顶级豪华车一听就尴尬,毕竟lexus家门口都排不过队;说是平民好用货,那又对不起丰田精英工程师们加班熬夜写的技术说明书。它就像那种大学中文系的文艺青年,少年时幻想改变世界,中年发现写不下格律诗,干脆投奔自媒体玩配乐朗诵;最后发现,戏份最多的,还是心理偶像光环。
所以每逢小众车聚,Cresta都在一群主打情怀牌的车友当中充当背景板,谁家要聊改装、换涡轮,嘴里都会冒一句“你知道当年Cresta咋咋地……”——仿佛只要知道这段历史,就成了潮流鉴赏家。其实嘴上说着致敬经典,手上搓的却是彩票——都想着一夜之间,自己手里的老Cresta也能升值封神。
说到底,Cresta的命运一点都不“悲情”,只是老一代工业美学的祭品,如同那个说自己爱看村上春树、但从不看完一本的人。它的遗产嘛,被后来的Mark X、皇冠,还有那台Verossa顺走点技术,顺应了SUV横行和小型化消费的新贵风潮。Cresta剩下的标签,就是“被遗忘的优雅”,被一批又一批的键盘车神高举着、轮番歇斯底里怀旧着。
现在谈Cresta,就像提及你初中暗恋过的女生,大家都说她漂亮,自己都记不清她究竟长什么样。时光渐远,车已作古,只剩下优雅的黄昏和论坛里那些语焉不详的帖子依稀作证。你要真问起谁会为Cresta造碑、立传,还真不如给汽车市场的奇葩担当们发一块奖牌:“不靠性能,不靠豪华,靠一身不合时宜的资本,在时间的垃圾堆里,躺出了气节。”
最后提醒一句,如果你还对Cresta念念不忘,建议不要随便对人说。因为现在最流行的不是豪车也不是古董,是“电动化共享出行、无人驾驶融合AI”——这年头,优雅得像Cresta一样的事物,注定要活在朋友圈偶尔点一首李宗盛中。至于什么文明传承、工业荣光,大多数人都更关心自己家楼下的充电桩今天还抢不抢得上。
就这样,Cresta被遗忘在了昨天的温柔乡,我们还继续在现实的高速路上疯狂踩油门。历史不记名,但烤肉摊撒点花生碎,总能唤起一些骨子里的怀旧——吃着喝着,谁还不是个优雅的loser呢?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