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集团再次出手海南三亚,耗资60亿元布局核心地块,这场“大手笔”让人不禁感叹:咱们的“国企大鳄”不愧是财力雄厚,出手果断!10月29日,鲁能集团旗下海南绿发以13.6亿元的底价拿下三亚中心城区的一宗优质住宅地块,而这不过是他们接连两个月内的再下一城。
如果我们翻开鲁能集团的履历,就会发现这家公司早已是海南房地产市场的“老熟人”了。毕竟从三亚湾新城到海口、文昌的多个优质项目,鲁能集团在海南的战略布局可谓棋高一着。此次再度出手三亚,势必引发一轮新的讨论——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稳准狠”?大家心里默默盘算着,海边的房价是否又要掀起一波浪潮?
当然,13.6亿的直接土地成本只是账本的“冰山一角”。从公开信息看,海南绿发不仅要负担博得宅地的费用,还需无偿配建将近24.19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另加幼儿园和环卫设施,配套成本至少16亿元。算下来,该地块的实际单位楼面价达到1.38万元/平方米,比起“底价”似乎没那么友好了。不过,对绿发来说,这种财政“妥协”不是新鲜事,毕竟在8月底,他们就已经拿下了与这块地毗邻的“2+2”地块。这次选择“再下一城”,简直是在扎根三亚,扩大版图。
从市场角度来看,他们这一系列运作可以算是精准踩点。三亚作为海南旅游经济的核心区,一直是各路房企争夺的阵地。阳光灿烂,海风徐徐,各种度假村和豪宅更是让这片土地寸土寸金。然而,与现有的市场需求相比,海南绿发显然有着不一样的玩法,它的目标不只是短期的房产收益,而更像是借用地产做平台,为电网体系里的“母公司”中国绿发的能源及物业版图扩张提供助力。一派稳中求进、玩的就是计划性操作。
谈到鲁能,我们还不得不提到其母公司中国绿发。这家名副其实的巨无霸企业不仅是鲁能的靠山,也是支撑整个国资电网系统的重要一环。试想这样一家资产总额2637亿元的“巨头”,坐拥鲁能集团这个王牌子公司,在海南这片土地上,自然不能只是为房地产做嫁衣,而是有更大的战略图景。无论是促进地区旅游业,还是开发生态智慧社区,绿发的每一步都不单单是赚钱,背后还有一盘“大棋”。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大鳄游戏也难免引来各种议论。有人感叹,“国企就是不差钱啊,咱普通人买个三亚的房子都要按揭贷款,它们倒好,直接几十亿往上砸!”也有网友指出,“这不就是变相给政府背锅么,硬是要绿发加码配建回迁房和其他公用设施,成本再高也得硬扛。”这场买地风波最后的赢家还是三亚市政府,既有了地价收入,又完成民生配套。看来,这块地不但是新项目开发的好地方,倒也成了微妙博弈的竞技舞台。
作为一个吃瓜群众或身在三亚的居民,我们可能都会有同样的疑问:长期来看,这种“大鳄式”拿地是否正在三亚的城市生态?房价在政府和企业的博弈中是否还会继续“飞”上天?绿发在责无旁贷建设安置房的时候,我们是否也能期待更多实惠的商品房涌现?
站在更远大的视角回看这场土地交易,它也再次证明一点:房地产这个行业,终归是掌握了一种权力的力比发展。大企业布局的目标固然宏伟,但对每个普通人来说,我们或许更需要一份安心居住的温存和对未来美期许。倘若每个经济利益的博弈最终能催生出更和谐、更宜居的社区,是否意义更深远一些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