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纪元ET与理想L7:谁的技术细节更胜一筹?

在新能源中大型SUV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新势力品牌与传统厂商的同台竞技,让消费者在选车时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星纪元ET增程四驱凭借其“黄金增程”动力系统,成功通过了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的“Premium Drive高品质增程”技术验证,成为行业内首个获此殊荣的增程动力系统。今天,我们将对比星纪元ET与另一款热门车型——理想L7,看看星纪元ET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星纪元ET与理想L7:谁的技术细节更胜一筹?-有驾
星纪元ET与理想L7:谁的技术细节更胜一筹?-有驾

星纪元ET与理想L7外观对比

星纪元ET采用星际穿越美学设计语言,封闭式前脸与贯穿式日间行车灯相融合,下方梯形进气口通过多段式线条强化层次感,隐藏式电动门把手和悬浮式车顶进一步优化空气动力学表现。理想L7延续家族化设计风格,前脸以贯穿式环形灯带为主视觉元素,下方保留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整体造型更为圆润饱满。

从车身侧面看,两车均采用平直腰线勾勒方正轮廓,星纪元ET通过无边框车门和五幅式轮毂强化运动属性,理想L7则以简洁型面突出家用定位。尾部设计上,星纪元ET配备贯穿式尾灯组与立体扰流板,理想L7采用分体式尾灯布局,整体风格更趋内敛。

星纪元ET的长宽高分别为4950/1980/1690mm,轴距达到3000mm;理想L7的尺寸为5050/1995/1750mm,轴距3005mm。尽管星纪元ET车身长度略短,但其座舱空间利用率更高。

星纪元ET与理想L7:谁的技术细节更胜一筹?-有驾

星纪元ET与理想L7车内配置对比

星纪元ET采用环抱式座舱布局,配备15.6英寸2.5K悬浮中控屏,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支持5G网络与大模型语音交互系统。其独创的“星动吧台”支持前后滑移,搭配可旋转17.3英寸后排娱乐屏,实现多场景空间变换。理想L7配备双15.7英寸3K联屏,内置双50W风冷无线充电面板,车机系统基于双8155芯片运行,后排搭载独立15.7英寸吸顶屏。

座椅配置方面,星纪元ET前排搭载零重力座椅,副驾女王零重力座椅具备一键零重力舒躺&收起、通风、加热、按摩等满配功能;后排座椅最高实现 130°的舒享靠背角度,在以前后排座椅加热的基础上,ET 增程四驱本次也全新增加了座椅通风、按摩功能。音响系统对比中,星纪元ET搭载 23 个高品质扬声器+ 2140W ,创造性采用全行业唯一 5 个低音炮的低音矩阵设计,远超同行。

星纪元ET与理想L7:谁的技术细节更胜一筹?-有驾

星纪元ET与理想L7动力系统较量

星纪元ET增程版搭载1.5T高热效率发动机(热效率44.5%),配合前后双电机组成雪豹电四驱系统,总功率345kW,峰值扭矩634N·m,实现4.8秒破百。其电池容量为40kWh,CLTC纯电续航240km,综合续航达1518km,20%-80%充电仅需17.5分钟。理想L7采用1.5T增程器+双电机组合,系统总功率330kW,纯电续航225km(CLTC),综合续航1360km,快充需时25分钟(20%-80%)。

星纪元ET与理想L7:谁的技术细节更胜一筹?-有驾

星纪元ET与理想L7智能安全较量

智驾硬件方面,星纪元ET配备30个传感器(含5个毫米波雷达与12个摄像头),智驾算力508TOPS,支持高速NOA与记忆泊车功能。理想L7配备11个摄像头与1个毫米波雷达,智驾算力128TOPS,主要聚焦基础L2级功能。被动安全上,星纪元ET采用88%高强度钢车身,配备远端气囊与预紧式安全带,刹车距离34.8m;理想L7车身高强度钢占比75%,刹车距离36.91m,未搭载远端气囊。

星纪元ET与理想L7:谁的技术细节更胜一筹?-有驾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星纪元ET在续航补能和动力配置方面均优于同级别车型。凭借黄金增程、猎鹰智驾、雪豹四驱这三大核心科技,星纪元ET在新能源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当前市场上备受关注的热门车型。它不仅给问界M7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更让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星纪元ET还将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