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泰山的官图一出,我第一个想法是:现在造车的、买车的,真的还在盯着过去那一套“豪华”标准吗?难道大得像船、花里胡哨、功能堆满就等于50万级豪华SUV了吗?在这档口,岚图直接喊出要拿下高端市场,敢正面叫板BBA的定价,你说胆子大吧,确实大;你说思路新吗,我还真有点怀疑,思路是不是也盯着“别人咋火我就咋来”去了。
咱先看看这辆车的数字,5230毫米车长,2025毫米车宽,1817毫米车高,3120毫米轴距。数据一摆出来,确实大,大得气势磅礴。但同样的设问:这么大,真等于豪华吗?有多少年轻家庭、实际用户,开着家用SUV上班、接娃、逛超市,真的需要这么大块头吗?别的暂且不论,光北京、上海的小区地库,这长度一停,你心里没点数吗?买大车,家里真有人划拉着量地库那几个弯道,还是买完才后知后觉——原来不好停,停了别人还不好开出来。
外观设计上,泰山号称突破主流,玩起了“东方美学、顶奢风范”。双色车身、隐藏门把、迎宾踏板、奢华轮毂,全套都上了。听着确实唬人,但真到落地这一刻,我们审美真的和厂家规划的一样吗?大多数人换辆车愿意花50万,是不是就想简单大气、低调内涵?你觉得一个迎宾踏板有多少实际意义?这玩意能提升行车体验,还是图个新鲜感晒朋友圈?咱也不是说不能有设计追求,但一味堆料,能代表豪华吗?你见过奔驰S级搞“迎宾展翼踏板”吗,严重怀疑厂家到底懂不懂顶奢那点事儿。
科技配置确实是现在国产高端冲击最大的一环。800V高压平台、5C超级快充、65度大电池、370公里纯电续航、1400公里综合续航,纸面数据全拉满,看着巴适。但问题来了,用户选购50万级别的真豪华SUV时,真最在意的是续航吗?此档位的用户,真这么焦虑充电吗?再说续航,说得好听,CLTC能跑370,你实际跑跑高速,开空调,上四五个人,实际能剩下多少?厂商田忌赛马,把最顶的场景、最好的条件罗列给媒体,买家上车就能一秒实现?真未必。在这个价位,用户多半更看重稳定体验,而不是光听参数上天。新能源这仗补能补到最后,补的是踏实,大家其实挺怕“用料过猛”折腾自己,毕竟有多少BBA车主,是拍脑袋想换新势力,但最后一辆旧X5继续开着,理由就是图稳定呢?
岚图泰山的标配四激光雷达、华为乾崑ADS 4.0、鸿蒙座舱,这一串配置读下来,不得不说,懂行的确实会心生涟漪。智能驾驶是新能源冲高的“杀招”,但智能化≠豪华体验,这两码事。你今天能做到满配激光雷达,能让人一路歇着当甩手掌柜,开着新鲜感一阵风过去,大部分用户能用到那个极限场景吗?一台真正意味深长、让人享受的50万SUV,乘坐的舒适、空间的私密、快捷的人机逻辑、静谧的隔音、稳如狗的底盘,这些是最贵的质感。你传感器再牛,场景能跑再花哨,最后让用户真觉得自己开了辆豪车和工程样车,体验感还是两码事。你问问身边开理想L9、开问界M9的,自动驾驶出门率真有多高?最后不还是人类自己“全权接管”?
聊到底盘配置,空气悬架、后轮转向,这绝对是账面上的加分项。中国品牌能把这些旗舰“杀手锏”下放到几十万级SUV,绝对拼了命了。可再追问一句,底盘素质好到奔驰G、宝马X7、奥迪Q7那路数了吗?中国品牌近年确实突飞猛进,但底盘最终还是得落在整体工程素养,调教经验上。车堆起来再高端,真到坑洼路、激烈操控,不怕签下创新,怕最后尘埃落定,大家还只是“开得起、用得稳、坏了能修得省心”——这三条才是中国家用车市场最不能辜负的点。
更深一点说,岚图顶着一身高配、国产身份,杀入50万及以上主流豪华SUV市场,到底想说明什么?中国品牌有野心,有勇气,这点比谁都值得敬佩。但高端消费这个故事,中国用三十多年造车史才刚进门,“质感一夜豪华”,不太现实。大牌外资用上百年传承制造底层信任,用几十年沉淀渠道网络、售后一线团队,真拿下高净值家庭用户,这不是一招一式靠新技术就能碾压的。问问身边真有能力选国产高端的,哪怕一万个想支持国货,换车时也不敢轻易拿自家钱包冒险。心里有杆秤:买的时候叫板BBA,出了事谁能答应负责到底?小毛病、小作坊、二手残值,哪个不让人一夜梦回现实。
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新势力或者传统自主车企,堆参数远远容易,搞服务才是大难题。你买个50万的车,常规维保、售后响应、事故理赔,能不能不掉队?岚图和其它新势力一样,门店、技术员布局跟老牌外资BYD、BBA比,还是太新。大家买到高端车,有问题了,真需要的是“人靠谱办事麻利”,不是“智能接待+后续持续扯皮”。品牌能走多远,不只是图纸数据漂亮,最怕开着像样过去,用着心慌未来。
说到底,这一轮泰山冲高就像一场公开考试,考出来的是大家对国产高端车信心到底有多高?敢支持买单的,会不会越来越多?厂家到底是照顾普通用户,还是单单只盯着炫技和小众人群?咱回到那个最初的起点设问:国产豪华到底意味着啥?真是要争取做参数最高、配置最牛、车身最大的对手,还是要做那个用着最顺手、最省心、最把普通人体验往上抬一截的品牌?
岚图泰山这套打法,诚意不低,但“豪华”的路数要跑进人心,一定不是简单的技术加码和视觉冲击。现在买这类车的,除了科技爱好者和新兴“实验派”,更多是想要面子、要安心、要省事的务实派。品牌厚度和客户口碑,这些虚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才是中国汽车真正能跻身高端的背后支撑。至于堆了那么多配置、参数,新潮东西,到底能落地几个场景,让50万消费者真觉得物有所值,还得时间说了算。
最后我琢磨着,岚图泰山登场,既是一个“秀肌肉”的大动作,也是对自己的一次豪赌。如果真能凭产品力和服务双轮驱动打开高端市场,那就是给国产车正名最实在的动作。如果最后糊弄一阵,技术和体验各自为阵,跟热火朝天的发布会一比,落地成了小打小闹,那大家也都看明白——想跻身50万豪华SUV,还得多点耐心,多点扎实,把高端的“底子”熬出来,而不光拼几句漂亮口号和拉风参数。
愿中国汽车品牌的“豪华”,不再只是喊给人听的宣传语,而是真能走到千家万户里,让更多人觉得“值当”,这才是最实在的胜利。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