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车测”:特斯拉智驾力压国产,真本事还是套路满满?
这场智驾测试,一下子把汽车圈的水搅得浑浑的。
谁能想到,车圈的“高考”竟然能闹得和娱乐圈塌房一样热闹?
懂车帝和央视一道,搞了个阵仗十足的测试。
三十六台热门车,被拉到高速、城市路段,真枪实弹地上演了一把“速度与激情”。
不少人一边啧啧感叹,一边满腹狐疑。
这榜单,真能说明谁更安全,谁该被信任?
还是说,这只是一场大型的营销大戏?
坐进车里,谁不图个心安理得?
可面对这种结果,心里就跟吊着半口气似的。
测试里,特斯拉成了最大赢家,两款车五项全过。
那种感觉像极了别人家孩子考了满分,自己家孩子却还在补课。
特斯拉老总马斯克直接在X上高调炫耀,国产品牌这边却集体闭麦,像被扎了气的皮球。
这种反差,怎么看都别扭。
有人说,这测试不公平。
怎么个不公平法?
测试里有个特别刁钻的情节:高速行驶时,前方大车突然变道,前面冒出来一辆抛锚的小车。
左边的快车道又被演员车卡死,根本变不了道。
要刹车,还是冒险?
这时候,车的速度、跟车距离、系统决策全靠一条线吊着。
懂车帝把所有车速定在限速加10%,但有的车能跑到130,有的只能120。
啥意思?
就是有人起跑线在前头,有人注定慢一拍。
再说跟车距离。
懂车帝一口咬定,所有车辆统一设为“中档”。
实际呢?
每家“中档”不一样,有的车跟得近,有的车隔得远。
跟得远的,反应时间多一点,理论上就更容易过关。
这到底是在考“谁更稳”,还是“谁更怂”?
不少网友吐槽,这压根不是比智驾,而是比胆量,谁怕死谁赢。
更有意思的是,那个“撞猪”测试。
高速上,模拟一头野猪缓缓横穿马路。
别说是车了,就是老司机上场,也不敢保证每次都刹得住。
视频一出,评论区秒变动物保护协会,有人画出了“撞猪榜”,一边吐槽一边调侃,这年头开车不光防人,还得防猪。
说到这里,不服气的声音就冒出来了。
有人问:这些极限场景,咱们平时真能遇见吗?
天天担心野猪上高速,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
但反过来想,有时候就是那万分之一的意外,决定了生死。
可惜,测试只做了一遍,没有多轮试验。
万一今天特斯拉过了,明天再来一次就挂了呢?
没人知道。
更让人纠结的是,榜单一出来,立马成了“谁更安全”的铁证。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特斯拉在城市里闯红灯、犯规的新闻也不少。
国产车在复杂路况下有时表现不错。
那榜单里的成绩,到底代表了啥?
其实就是这次碰巧顺利,换个路面、天气、演员车队,结果可能又翻天了。
这几年,广告里把辅助驾驶吹得神乎其神,什么“解放双手”“舒适出行”。
有些司机还真信了,竟然敢在高速上睡觉。
可现实往往啪啪打脸。
只要一遇到极端情况,平时自信满满的老司机,也能被吓得出冷汗。
这不,懂车帝这回把辅助驾驶拉进真实世界,才让人看清楚:不管是哪家车厂,辅助驾驶都只是帮你一把,真不能指望它救命。
有网友说得好,这测试其实是给所有人敲了警钟,不要再做梦了。
别被榜单迷了眼,安全这码事儿,永远都得留个心眼。
榜单能说明点啥,但不能说明一切。
你说特斯拉这回厉害,下回遇见新情况,说不定又出洋相。
还有人质疑,这测试的规则是懂车帝定的,局外人根本摸不清门道。
比如跟车距离,如果每家车都能自定义,系统就是千人千面。
你说比技术,其实比得是算法的“性格”。
有的主打保守,宁愿多留点距离;有的喜欢激进,怕耽误效率。
那最后谁稳谁险,全凭天意。
这不,有人摇头:这不就是胆小鬼游戏么?
更让人头疼的是,榜单一出,特斯拉粉丝就开始狂欢,国产车主低头不语。
其实,真正的安全是靠技术加经验,不是哪家品牌说了算。
懂车帝这场测试,点燃了讨论的火把,但解决不了“安全焦虑”。
你要真信榜单,拿命去赌,岂不是太不值当?
不得不说,辅助驾驶这几年进步很快,确实有不少值得点赞的地方。
可技术再好,也有短板。
就像武林高手再厉害,也难防暗箭。
测试只是一次快照,不能盖棺定论。
更何况,路况千变万化,今天通过的,明天未必行。
有车主爆料,自己用辅助驾驶时,宁愿把车速调慢点,跟车距离拉长点。
这样一来,不管遇到啥突发情况,自己还能有空余应对。
其实,这就是最靠谱的安全感。
科技是好帮手,但不能变成大撒把。
社交平台上,讨论越来越热烈。
有人觉得懂车帝是“带节奏”,有人觉得极限场景测试很有价值。
还有人说,看了视频,决定以后都不敢把命交给电脑了。
更悲观的观点也有:万一以后厂家都拿榜单吹牛,咱消费者岂不是更难选车?
有意思的是,评论区里总有人喜欢“抬杠”。
有人说:“榜单说明一切!”有人反击:“数据都是浮云!”其实,这种争论反而让大家保持警醒。
毕竟,真到了关键时刻,方向盘还得自己握紧。
也有网友冷幽默:“以后买车,不看广告看榜单,看榜单不如看命好。”还有人自嘲:“撞猪都能考,看来以后还要考‘防鸽子’‘防大鹅’了。”
其实,最扎心的地方在于,辅助驾驶真不能当万能保险。
榜单能让人多点参考,但不能让人盲目自信。
现实生活太复杂,机器再聪明,偶尔也会犯迷糊。
再说,谁能保证下一代算法就百分百不出岔子?
有知情人透露,这些测试背后,其实就是一场“性格大比拼”。
有的系统主打激进,有的主打保守,根本没有一刀切的标准。
车主们就像买彩票,运气好遇上靠谱系统,运气不好就得自己兜底。
说到底,安全还是靠人。
也有人提议,希望以后测试能多做几轮,把不同天气、不同路段、不同时间都涵盖进去。
只有这样,才能更真实地反映智驾的能力。
光一次两次过关,没啥说服力。
不少老司机总结经验,平时用辅助驾驶,别把自己当成“甩手掌柜”。
不管车子说得多牛,眼睛不能离开路,手不能离开方向盘。
出门在外,安全才是硬道理。
现在的车厂,都喜欢在广告里玩花样,动不动就说自家智驾“遥遥领先”。
可一到极端场景,谁都不敢打包票。
懂车帝这场测试,让人看清了行业的真实水平。
技术有进步,但离“无脑开车”还差得远。
榜单出来后,特斯拉得意,国产低调,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
辅助驾驶这东西,不是谁一统江湖。
你信谁,就把命交给谁。
可是,万一那0.01%的意外落在自己身上,谁又能承受得起?
有网友说得明白:“买车的时候最好多做功课,别被广告和榜单糊弄了。”还有人提醒:“智驾再好,也得靠自己把关,别把命交给一堆数据。”
最后想问问大家,假如真有一天,辅助驾驶统治了马路,是不是意味着咱们都能闭眼睡觉、啥都不管?
榜单代表一切,还是说,安全永远都得靠自己?
你怎么看?
欢迎来评论区,咱们唠唠这事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