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牌高山MPV上市了,这厢瞄准的是家用车这块热土。
听着锣鼓喧天,订单都破万了,试驾里程也够绕地球好几圈了。
但咂摸咂摸,这事儿细究起来,有点儿意思。
一面厢,大家都在嚷嚷着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另一面厢,三十多万的MPV订单却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蹿,这画面,颇具反差萌。
高山这车,肚量大,行头足,安全性也算过得去,乍一看,确实能扛能打。
特别是那二三排的滑轨,能把后备箱空间撑到快两立方米,这简直就是个移动小仓库,捎带脚还能客串搬家公司。
智能化配置也算齐活,什么自动泊车、语音唤醒,应有尽有。
动力这块,混动四驱,零百加速5.7秒,听着也怪吓人的。
然鹅,问题也来了。
三十好几万,搁到寻常百姓家,都不是一笔小钱。
砸这么多银子整一辆MPV,图个啥?
光为了肚子大吗?
还是为了那些听着花里胡哨的智能化玩意儿?
恐怕没那么简单。
从厂家的立场看,魏牌肯定想在MPV这块蛋糕上切一块。
毕竟,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松绑,家庭用车的需求也在水涨船高。
MPV这种车型,空间宽敞,舒适性佳,确实跟多口之家是天作之合。
而且,现在的新能源MPV,在劲头、续航、智能化方面都鸟枪换炮了,吸引力也更上一层楼。
但市场也不是魏牌一家独大。
别克GL8这种老炮儿,依旧把持着大半江山。
还有比亚迪、理想这些后起之秀,也磨刀霍霍。
这竞争烈度,可想而知。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买车肯定得左思右想,精打细算。
价码、肚量、行头、牌子、口碑,一个都不能掉链子。
对那些家里添了新丁的家庭来说,空间固然重要。
但也不能忽略其他零零碎碎。
比方说,油老虎、修车的账单、二手车能卖几个钱等等。
而且,现在很多SUV的空间也够呛,也能勉强应付一部分家庭的需求。
MPV的优势,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鹤立鸡群。
再深挖一层,为啥MPV会这么吃香?
明面上看,是家里人丁兴旺,需要更大的地界儿。
但实际上,也折射出一些社会风貌。
比方说,现在的生活压力山大,很多人都盼着能有个舒坦、放松的窝。
MPV这种车型,正好能投其所好。
它不仅仅是个代步工具,更像是个能移动的家。
单看订单量突破1.8万这个数字,魏牌高山似乎已经旗开得胜了。
但与普遍认知相悖的是,预售订单和实际成交之间,往往隔着十万八千里。
有多少人最后会掏腰包,还得让时间来验货。
当我们习惯性地把原因一股脑儿归咎于“二胎政策推波助澜”时,是否忽略了,这背后也藏着人们对于家庭、对于生活方式的重新审视?
所以,魏牌高山能不能真的一飞冲天,最终还得看能不能挠到消费者的痒处。
不是简单地堆砌配置,而是要真正拿捏住家庭用户的需求。
三十多万的车,承载的不仅仅是出行,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