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又在武汉动手了,这已经是他第六次押注武汉经开区。这次吉利控股集团和武汉经开区签了新车型项目合作协议,吉利银河将“湖北造”,成为吉利在湖北首款乘用车。这事儿放在汽车圈,绝对算得上大动作。
说起来,李书福跟武汉的缘分真不浅。回头一看,八年来吉利系企业在经开区“落户安家”已经六次,从亿咖通科技到芯擎科技,从路特斯科技到星纪魅族,再到铭泰集团,全都是汽车产业链上的大玩家。芯片、软件、整车制造、智能座舱,吉利把武汉当成了自家后花园,这布局堪称“织密一张网”。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风头正劲的大背景下,武汉经开区本身就是湖北乃至全国重点扶持的汽车产业基地。“武襄十随”产业集群的圆心,湖北把能量都集中放在了这里。国字号的科研单位都来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刚刚签了协议,要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研发试验基地。地盘大、投入高,技术前沿,整个汽车玩圈儿的都盯着武汉看。

汽车零部件巨头也不甘落后,美国安道拓集团的座椅生产基地项目落户经开区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安道拓这家原本是江森自控汽车部门拆出来的世界500强,布局中国已久,这次在武汉投产之后,打算实现“分钟级”响应供货,服务效率直接拉满。预计2026年正式投产,一年能赚十个亿,这算盘打得精明。
湖北本身底子就厚,汽车产业是省里的招牌,不光是支柱产业,还是抢占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军。从去年到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一路猛涨,已经快占了车市的半壁江山。像比亚迪这种巨头,上半年卖了两百多万辆,吉利汽车紧随其后,光是新能源车型就卖了七十二万,新能源渗透率直接突破一半。
造车新势力也在拼命争抢地盘。极氪、零跑、理想、小鹏,一个比一个努力。今年的游戏规则变了,销量门槛直接提到20万辆,“圈内”玩家不断淘汰,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财报上也能看出来,吉利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零跑收入达到242亿,甚至首次实现了半年盈利转正。
汽车圈儿最抢眼的还是技术升级。电池跟智能化,谁都不敢慢下来。比亚迪带头上了1000伏闪充技术,宁德时代和零跑也都在电池方面死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导航辅助,各种花样层出不穷。华为也冲进来了,牵头做智能互联生态,把自家手机那套搬进了车里。车企们好像都明白,谁家智能化更会玩,谁就能抓住年轻人的心。
行业这么卷,政策当然不会缺席。各地政府补贴一波接一波,更新置换补贴分等级发放,“以旧换新”成了新热点。像黑龙江、重庆等省市都追加预算,就是要让老百姓敢换车、愿换车。7月份国家又下发第三批补贴资金,连汽车流通协会都忍不住说:地方政策频频加码,全国一盘棋,就是要把新能源市场推个更大的浪。
在武汉经开区,吉利系企业越聚越多,中国汽车技术中心的创新基地正在建设,安道拓的零部件大厂几年后见分晓。产业链“上下齐心”,武汉这块地似乎真的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桃花源”。
总的来说,李书福这次再度下注,不只是给吉利增加产能,也让武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更加完整。各路巨头同台竞技,技术接连升级,政企合力,不断试水新的研发、生产模式。从芯片到座椅,从新车到智能软件,产业生态越做越大。
武汉经开区的汽车产业标签已经越来越“厚重”,不仅是湖北汽车产业集群的核心,更是全国新能源汽车转型的缩影。吉利银河的“湖北造”只是开头,更多的新车型、新技术、新团队还在路上。这里的故事,远没到剧终的时候。
路还长,武汉,别眨眼。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