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我真盯着这事儿琢磨了半天。最近网上吵得那个小米SU7凌晨坠海事故,咋感觉大家都盯着车型名不放。而且只点小米SU7,别家的事故就一带而过,统称一SUV或者某车,好像非得给小米贴个标签似的。我跟朋友讨论,他还直接说:这多亏了小米粉丝基数大,舆论迅速放大。说实话,我也挺奇怪,为啥就不能当个普通交通事故来看?
前两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则类似事故报道,是某省一个无名品牌轿车深夜撞护栏坠河,司机伤势较重。反正那报道里压根没有具体车型,只说某品牌,也没谁去深扒车名。相比之下,微博热搜上小米SU7的事儿,舆论立刻炸开了锅,有人声讨车企安全隐患,有人怀疑制造质量,就全部推到车身上。难道真是车的问题?或者这都是流量的缘故?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记得去年一个同事讲过,汽车研发整个流程复杂得很,尤其在供应链环节,任何一个零部件供应商的细微问题,都可能在装配线上被发现,也可能传到市场后才显现。但事故时是否直接跟车本身有关系,很难单纯根据车型判断。比如驱动电机、车身结构这些核心件,如果有硬伤,厂商和监管早就有反应了。可这次报道说车辆100%没有问题,我猜用车环境和驾驶行为有更大影响。
说到环境,福建小米SU7凌晨坠海你们想想,车是开到海边的,夜深人静,海面又突然涌起大浪。一个同行修理厂老板就朋友圈说了:海水太蓝太腥太浪了,谁也没法保证车不受影响。他说的是大自然不可控因素,这跟车厂能无关联吗?可一般人听惯了事故和质量挂钩,就不太去想这层意思。真要让我猜——纯属估算,这种极端环境下出问题的概率也确实底多高不低,可能得超过5%,这相比车辆自身机械故障来说,更难预防。
顺便跑个题,我前几天正好看到阿维塔燃烧爆炸的负面报道,当时挺震惊。后来打听下来,是某个电池供应商的批次问题,属于局部事故,跟车架没多大关系。但你想想,两者咋比?一边是突发性自然环境事故,一边是硬伤导致燃烧。前者多发生,后者才华了本质。网民经常把各种事故都贴上质量、安全标签,我一度觉得自己是不是见多了问题,看得眼都花了。
回头说刚那个小米事故,我个人觉得媒体点名买车人某某、写车型、车主姓名,说白了就是助攻热度。福建一位车主朋友也吐槽:这样曝光又没啥用,反而让咱们车主更犯嘀咕,真要做宣传还不如讲讲防海边突发潮汐的驾驶技巧。他的话不无道理。用普通名称叫事故,公众反而更容易理性思考。人人都有冲动想给事件找个罪魁,但这车难不难开,工艺有无硬伤,可不是网上讨论能立即认定的。
再同价位车里,小米SU7用的供应链比一般新势力更成熟,据我体感和圈里人透露,故障率甚至比某些老牌自主车还低,尤其是电子架构部分够稳定。相比之下,像那个某品牌SUV,上月还因为变速箱异响召回了几千辆。对比起来,你信谁?这部分数据我不能放大,但起码人际圈样本不少,我的那个修车师傅前几天还跟我说:新车坏得少,绝不是广告说的多好,而是供应链成熟稳定,研发靠谱。
不过去查新闻的时候,我也发现大家特别爱忽略一点,那就是驾驶员操作惯。四川曾报道过一起类似夜间跌落事故,根本就是司机疲劳加注意力不集中,当时车况完全正常没问题,这倒提醒我,讨厌麻烦事的我,有时候也不得不承认,人为因素远比技术问题复杂得多。而这时候如果出事,谁去给技术背黑锅,人红车黑也挺惨。
(这段先按下不表)你们有没有想过,汽车厂商自己也面临两难?明明车没毛病,但流量来了,背锅背得更多。尤其新锐品牌小米,身上被捆绑了太多互联网、高科技标签,舆论风口来了就一起吹。大牌传统车企呢?被黑的时候更有底气,因为历史用户基数大,品牌沉淀厚。但小米这类品牌,已经背了互联网品牌的快与烈。所有人都在看它犯错,哪怕百分之一错误被夸大成百分八十。
我刚想到个问题,也许不准,这纯粹是我没细想过的猜测:是不是因为小米家电手机卖得太火,普通老百姓接触多,期望值也高,导致出一点风吹草动都被无限放大?这个可能性有点意思吧。
有意思的是,我刚好有位销售说过一句话:车是人开的,人红是非多,这话真不是调侃。每次网络上看到点名厂家+某车型报道,我都忍不住替车企叹气。明明质量在行业里不错,结果一出事故,舆论冲击波就像连锁反应般放大。真的怀疑有没有人统计过,类似事故背后的维修成本到底占到车辆维护总成本的多少?我粗略心算,单次大事故修复费用动辄几万,百公里折算下来,跟平时保养相比,差别太大。
话说回来,你怎么看?为什么小米SU7被点名得那么详细,而别的车就笼统带过,是不是大家没意识到这背后的舆论逻辑,还是某种行业惯性?或者说,车企们自己该如何走出这类舆论陷阱?
我倒是挺想知道,普通消费者如果遇上海边驾驶这种极端环境,应该如何科学应对和预防,而不是事故来了就骂车子坏了。毕竟,车是机器,海是海,司机是司机,这三者怎么能割裂?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