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智驾功能!小米召回超11万辆SU7

最近车圈又炸锅了,小米汽车刚火了一把,结果转头就搞了个大新闻——紧急召回超过11.6万辆SU7标准版。这数字一出来,不少人直接“天塌了”:刚提车的车主慌了,准备下单的消费者犹豫了,连隔壁友商都默默松了口气。但咱今天不带节奏,也不站队,就以一个老车评人的身份,跟大家聊聊这事儿到底该咋看,SU7这波操作到底是“打脸”还是“支棱起来”的前奏?

说实话,小米一上来就干汽车这事儿,很多人是不看好的。毕竟造车不是做手机,可SU7一亮相,颜值在线、性能顶呱呱、价格还“真香”,瞬间就成了“车界网红”。尤其是它的智能驾驶系统,宣传得那叫一个丝滑,高速领航辅助开着就像个老司机,让人一听就“上头”。可这次召回偏偏就出在这块——L2级辅助驾驶在极端场景下可能“掉链子”。

咱们掰开揉碎了说,这次召回的车型覆盖了从2024年初到2025年8月生产的SU7标准版,数量高达116887辆,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没”了。问题出在哪儿?官方说法是:在开启高速领航辅助时,面对一些极其罕见的路况,系统可能识别不到、预警不及时,甚至干脆“装睡”,全靠驾驶员自己反应。听着挺吓人,但咱也得冷静想想:L2级辅助驾驶本来就是“辅助”,不是自动驾驶,你把手一松脚一抬,那不叫科技,那叫玩命。

不过话说回来,小米这波操作其实也有“真香”的一面。第一,主动召回,态度端正。很多车企都是被曝出问题才不得不处理,小米这次是自己发现问题、主动备案、OTA升级,没藏着掖着,这点得给个赞。第二,解决方案简单粗暴——OTA升级。不用跑4S店,不用拆车换件,软件一推,问题就修了,这不就是智能电动车该有的样子吗?比起那些召回还得“跌冒烟了”去线下折腾的油车,小米这波至少效率是拉满了。

涉及智驾功能!小米召回超11万辆SU7-有驾

再聊聊SU7这车本身。外观上,那叫一个“出片利器”,溜背造型、无框车门、贯穿尾灯,走在街上绝对“走路摇头晃脑”。内饰虽然不像某些豪车堆料那么夸张,但简洁有质感,大屏用起来跟小米手机一个味儿,无缝衔接。动力方面,百公里加速5.28秒,日常超车那是“上桌第一个动筷”的存在。空间也算够用,后备箱能塞下一家人的行李,后排也能勉强翘个二郎腿,算不上“床车”,但也不是“买菜车”。

智能化这块,SU7的车机系统确实“支棱起来”了。语音反应快,生态打通做得好,小米手机用户上车基本零学习成本。而且它支持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虽然还在逐步推送,但潜力不小。不过话说回来,这次召回也给所有车企提了个醒:再强的辅助驾驶,也不能让用户产生“自动驾驶”的错觉。技术再先进,安全底线不能丢。

咱们再拿它跟两个热门选手比比。一个是特斯拉Model 3,老牌“驾驶玩具”,操控顶呱呱,三电技术成熟,但内饰嘛……被吐槽多年还是“老咕噜棒子”那一套,塑料感十足。另一个是比亚迪海豹,性价比高,刀片电池安全性强,但车机系统和智能驾驶这块,跟小米比还是差了点“上头”的感觉。这么一看,SU7的定位就很清晰了:要颜值有颜值,要智能有智能,要性能也不差,就是偶尔给你来个“惊吓”。

涉及智驾功能!小米召回超11万辆SU7-有驾

说到安全性,这次召回虽然涉及“碰撞风险”,但目前没有因此引发事故的公开报道,算是防患于未然。而且SU7全系标配了L2级辅助驾驶,包括主动刹车、车道保持、盲点监测这些,基础配置是到位的。车辆底盘设计偏运动,悬挂调校也偏硬朗,过弯稳,但遇到烂路颠簸感会明显一些,舒适性配置上还有提升空间。

有人可能会说:“刚上市就召回,这车还能买吗?” 我倒是觉得,关键不是有没有问题,而是怎么解决问题。小米这次反应快、手段新,至少态度是诚恳的。反观一些传统车企,小问题拖成大毛病,车主“气的蹦起来”也没人管。这么一对比,小米这波操作反而显得有点“真香”了。

当然,咱也不能光说好话。SU7的续航表现中规中矩,标准版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冬天掉电还是有点“油老虎”那味儿。而且作为新品牌,售后服务网点还没完全铺开,偏远地区的车主可能得“劝退”。但长远看,小米的生态优势和用户基础摆在这儿,只要稳住节奏,别被流量冲昏头,未来还是很有看头的。

涉及智驾功能!小米召回超11万辆SU7-有驾

所以最后咱来聊聊:这样的小米SU7,你会考虑入手吗?你觉得它是“神车”还是“网红”?如果是你,面对Model 3、海豹和SU7,你会怎么选? 这事儿,还真得你自己掂量。反正我觉得,只要别把辅助驾驶当自动驾驶,这车,真不算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