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极氪001的销量数据出来了,3853辆,同比暴跌54.6%。
这数字一出来,可把那些唱衰"极氪要凉"的人给整兴奋了。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极氪还信心满满地说要冲击年度销量目标呢。
更让人关注的是,2025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58.1%,这意味着每卖出10台车就有6台是新能源,竞争激烈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工信部申报信息显示2026款极氪001已经曝光,计划于第四季度推出。
销量暴跌背后,极氪001到底怎么了
先说说这销量暴跌是怎么回事。
从数据看,2025年8月极氪001只卖出3853辆,这个数字跟之前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要知道,极氪001刚上市那会儿,凭借猎装轿跑的独特造型、超长续航和不错的智驾配置,在25万以上纯电市场还挺受欢迎的。但现在这销量,说明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到什么程度了。
咱们对比一下就知道了——现在市面上的2025款极氪001起售价是25.9万,特斯拉Model 3后驱版23.59万但配置削减得厉害,蔚来ET5要29.8万起,小米SU7标准版21.49万但续航只有700公里。
按理说,极氪001的定位和配置在这个价位段还算有竞争力,为啥销量会跌得这么惨?
说白了还是被市场挤压了。
2025年的新能源车市场已经卷到什么程度了?
比亚迪秦PLUS能卖到7万多,小鹏G6官降3万,连理想都开始打价格战了。
极氪要是还端着25万以上的架子,销量肯定会继续下滑。再说了,8月只卖3853辆,这数字实在不好看,第三季度的财报压力摆在那儿,不想办法冲量根本说不过去。
消费者的选择变多了。以前25万级纯电轿车或猎装车可能就那么几款,极氪001还算独特。
但现在新车型层出不穷,蔚来、小鹏、理想、小米都在疯狂推新品,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空间。
极氪001虽然产品力不差,但在品牌力、用户运营、智驾体验等方面跟头部新势力还是有差距。
但这里头也有转机。
极氪背后站着吉利集团,有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电池能从威睿拿货,芯片有亿咖通支持,生产线遍布全国。
这种体系化的优势,让极氪有底气熬过这轮寒冬。2026款极氪001已经在工信部申报,说明极氪并没有放弃这款产品,而是在准备新一轮的产品迭代。
问题是,新款能不能扭转颓势,这才是关键。
第二部分:
2026款能否翻身?
产品力升级是关键
从工信部曝光的申报信息看,2026款极氪001在延续经典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优化升级。
虽然具体配置还没完全公布,但从行业趋势和竞品动向看,新款必须在几个关键点上有实质性突破,才能挽回市场信心。
是智驾能力。
现在消费者买新能源车,智驾已经成了必选项。2025款极氪001搭载了浩瀚智驾2.0系统,但实际体验跟特斯拉FSD、小鹏XNGP还有差距。
2026款要是还停留在这个水平,肯定不行。必须在城市NOA覆盖范围、脱手率、通勤记忆等功能上有明显进步,才能吸引那些对智驾有高要求的用户。
其次是续航和补能。
虽然现款极氪001的CLTC续航已经超过1000公里,但实际使用中打八折就不错了,冬天开空调可能只剩六七成。
2026款要是能把电池能量密度再提升一些,冬季续航表现稳定,那才是真正的升级。另外,充电速度也得跟上。
现在800V高压平台已经不算稀罕了,极氪自家的超充网络覆盖也在扩大,2026款必须把充电体验做到极致。
外观和内饰方面的改动应该不会太大。
猎装轿跑的造型是极氪001的标志性设计,大改的可能性不大。可能会新增几个配色,中控屏尺寸稍微调整一下,座椅材质优化一下,加个座椅通风加热按摩之类的。
这些都是常规操作,不算什么惊喜。真正需要关注的是车机系统的流畅度和生态丰富度。
现在的新能源车,车机体验影响用户满意度,极氪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
说到底,产品力升级这事儿得看性价比。
如果2026款能在保持现有价格的基础上,把智驾、续航、车机都升级到位,那确实值得期待;但要是价格涨了,配置却没有质的飞跃,那消费者肯定不买账。
极氪要是想靠新款扭转颓势,产品力必须过硬,否则口碑崩了,后面想补救都难。
第三部分:
极氪的算盘打得响不响?
背后的生存逻辑
极氪为啥在销量暴跌的情况下还要推新款?
表面看是为了刷新产品力,实际上是为了活下去。
新能源车市场现在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威马、天际这些品牌已经凉了,拜腾连车都没量产出来就倒闭了。
剩下的玩家要么像比亚迪一样有全产业链优势,要么像特斯拉一样靠品牌溢价,要么像蔚来一样有换电网络和用户运营体系。极氪这三样都不完全占,只能靠产品力和体系优势硬刚。
汽车行业有个铁律:规模决定成本。
产量越大,单车成本就越低。电池采购量大了能压价,生产线开工率高了效率就上来,研发费用也能摊薄。
极氪2024年的销量目标是20万台,但前三季度完成度不到一半,这意味着很多固定成本压不下来。
现在通过推新款刺激销量,就算研发投入增加了,但总销量上去了,总利润反而可能高。这就是规模效应的威力。
不过这里头有个风险——产品迭代速度。
2025款极氪001是在2024年8月13日发布的,如果2026款真的在2025年第四季度推出,那间隔只有一年多。
这么快的迭代速度,对老车主来说是个打击。你想想,去年花26万买的车,今年新款就出来了,那你的车在二手市场能值多少钱?
可能打六折都不好卖。
这对品牌形象的伤害是长期的,会影响未来的新车销售。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研发投入的回报周期。
汽车研发是个烧钱的活儿,一款新车从立项到上市,少说也得几亿投入。如果销量上不去,研发成本根本收不回来。
极氪现在的策略是快速迭代,通过不断推新品来维持市场热度,但这招能持续多久,能带来多少实际销量增长,关系到极氪能不能熬过这轮寒冬。
极氪现在走的其实是一条钢丝路——既要通过新品发布维持品牌热度,又要控制研发和营销成本不让现金流断裂,还要平衡老车主的情绪。
这三者之间的度很难把握。新品推得太快,老车主会觉得被背刺;新品推得太慢,市场份额会被竞品蚕食。
所以2026款的定价、配置、上市节奏,背后都是一盘大棋。
第四部分:
消费者该怎么选?
观望还是入手
2026款极氪001的申报信息曝光后,网上立马分成两派。
老车主集体破防:"才买了一年就出新款,血亏好几万!""极氪学特斯拉学坏了,产品迭代太快了!""强烈要求给老车主补偿!"
甚至有人跑到极氪APP和各大论坛里刷屏维权。这种心态可以理解,毕竟谁花了大钱买的东西,转眼就有新款了,心里都不会舒服。
但也有理性的老车主表示:"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炒的。我买的时候也享受了一年的使用价值,出不出新款跟我没关系。"
"新款配置升级了反而好,说明厂家还在进步,总比倒闭强。"
这种心态其实健康。
汽车本来就是消费品,技术迭代是常态,纠结新款没啥意义。
潜在买家这边就热闹了。
等等党觉得有理由了:"看吧,我就说要等!新款马上就来了!""再等等第四季度,说不定还有优惠!""反正不着急,慢慢观望。"
抄底党则在纠结:"现款会不会降价清库存?""新款刚上市肯定有小毛病,不如买现款稳妥?"
"到底该等新款还是抄底现款?"
我的建议是:先别急着下单,也别盲目观望。
得等官方正式发布2026款的详细配置和价格,看看相比现款有哪些实质性升级。
如果只是小改款,那现款要是有优惠反而值;如果是大升级,那等新款也不亏。关键是要看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用车时间。
其次要看自己的实际需求。
你要是经常跑长途,对续航和充电速度要求高,那极氪001的长续航确实值得考虑;你要是主要在市区代步,一年跑不了几千公里,那买个便宜点的紧凑型纯电车可能合适。
别被新款的噱头冲昏头脑,买了不适合自己的车,后悔都来不及。
最后建议多对比几家。
同价位的选择其实挺多:特斯拉Model 3虽然配置简陋但智能驾驶确实强;小鹏P7i性价比也不错;蔚来ET5虽然贵点但有换电服务;小米SU7年轻时尚。
每款车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因为新款曝光就觉得非它不可,冷静分析,理性消费。
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你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就要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
新款车可能会有一些小毛病,需要时间去磨合和改进。质保、售后服务能不能跟上,这些都是未知数。
要是不着急用车,等上市半年后再买,这时候车辆稳定性好,用户口碑也出来了,决策会明智。
结语:
产品力才是硬道理,快速迭代不是长久之计
总的来说,极氪001目前面临的困境,既有外部市场竞争加剧的原因,也有自身产品力和品牌力不足的问题。
快速迭代这招不是万能的。
短期内能刺激市场热度,但长期看会伤害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消费者会想:我今天买了,明年是不是又出新款?
这种预期一旦形成,市场就会陷入观望,谁也不愿意当那个"冤大头"。
极氪必须在产品力、用户运营、售后服务等多个维度全面提升,才能在这场淘汰赛中活下来。
对于消费者来说,现在是个需要谨慎的时代——新品多了,选择也多了,但坑也多了。
建议大家保持理性,多做功课,不要被营销话术牵着鼻子走。车这东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别管是2025款还是2026款,能满足你的用车需求,价格在预算范围内,售后服务靠谱,那就是好车。
各位老铁,你们觉得极氪001还有竞争力吗?
会考虑等2026款,还是抄底现款?
如果你是老车主,怎么看待快速迭代这事儿?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