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市里有个事儿,聊的人特别多,就是全新一代丰田普拉多的上市。
这车在很多人心里,那可是越野界的“神”,是硬派的象征。
不少人盼星星盼月亮,就等着它回来。
可谁也没想到,这次回归,等来的不是一片欢呼,反倒是一片质疑和冷遇。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曾经那个需要加钱才能买到的“越野王者”,怎么就在今天的中国市场不灵了?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咱们一层一层地把它掰扯清楚。
首先,最直接的问题,也是点燃大家情绪导火索的,就是它的价格。
今年四月底,一汽丰田公布了国产全新普拉多的售价,最低配的版本,起步价定在了45.98万元,高配的版本更是直接冲到了57万元。
这个价格一出来,网上立马就炸了锅,很多人都觉得实在是太贵了,远远超出了心理预期。
这个贵,不是凭空感觉的,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对比。
这次国产的普拉多,用的是一套2.4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加上一套混合动力系统,这套动力总成和在北美市场上卖的版本是一模一样的。
那北美卖多少钱呢?
人家在美国的起售价大概是5.6万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算下来,折合成人民币也就是40万出头。
这下问题就来了,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
在美国卖的车,是整车,要交各种税,特别是进口关税。
而咱们国内的版本,是在一汽丰田的工厂里生产的,是国产车,理论上是省掉了高昂的关税和大部分的运输成本,按理说价格应该比北美市场更便宜才对。
可结果呢,国产之后反而比人家还要贵上好几万。
这就让很多消费者感觉心里不舒服了,觉得丰田这波操作有点不厚道,似乎还停留在过去的思维里,以为只要挂着“普拉多”这三个字,不管定价多高,中国人都会抢着买单。
这种信息差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已经不存在了,大家手机上随便一查,全球各地的价格基本都一清二楚,再想把中国消费者当成不懂行情、只认品牌的“大头”,显然是行不通了。
这个定价,成了劝退消费者的第一道,也是最高的一道门槛。
其次,咱们得聊聊普拉多过去那个“保值神话”的光环是怎么消失的。
以前很多人买普拉多,除了看中它的越野能力,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惊人的保值率。
开个三五年,卖出去的时候甚至亏不了多少钱,有时候行情好了还能小赚一笔,被大家戏称为“理财产品”。
但咱们得明白,这个神话是怎么来的。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普拉多在国内是没有官方正式引进销售的,市面上流通的车辆,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天津港这些地方的平行进口车商弄进来的。
东西少了,自然就珍贵,供给量有限,需求又旺盛,再加上一些车商的刻意宣传和炒作,硬生生把它的价格和保值率推到了一个不正常的高度。
但是现在情况完全变了。
一汽丰田已经把它正式国产了,这意味着普拉多从一个稀有的、需要从国外淘换的“特殊商品”,变成了一个可以在工厂流水线上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品”。
只要市场有需要,生产线就能源源不断地造出来。
这么一来,它过去赖以生存的“稀缺性”光环就彻底消失了。
没有了稀缺性,那个被吹得神乎其神的保值率,自然也就回归到了一个正常汽车该有的水平。
当它不再是那个能“理财”的神车,消费者就会用一把更理性的尺子去衡量它的价值,就会拿它和市面上其他的车去做比较,看看它到底值不值这个价。
这一比较,普拉多的尴尬就暴露无遗了。
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硬派越野这个领域,早已不是它一家独大的天下了。
国产汽车品牌在这几年里进步神速,推出了很多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
你看看它的对手们,在四十多万这个价位,长城汽车拿出了坦克700 Hi4-T。
那可是一个大家伙,搭载了3.0T V6的大排量发动机,还加上了电机辅助,动力非常强劲。
更重要的是,在配置上,空气悬架、电吸门、带通风加热按摩的后排座椅,这些能提升豪华感和舒适度的东西,坦克700都给你配上了。
它既能陪你去野外撒欢,也能让你在城市里体面地商务接待。
再把视线往下移一点,看到三十多万的价位,比亚迪旗下的方程豹豹5更是来势汹汹。
它有三把差速锁,越野能力非常硬核,还有个“豹式掉头”的绝活。
而在车内的科技感和智能化体验上,更是把普拉多甩开了好几条街。
车里那几块大屏幕,反应流畅的车机系统,清晰得像看电影一样的全景影像,这些都是现在消费者非常看重的东西。
而且,方程豹豹5作为混动车,在城市里日常代步,用电驱动,又安静又省油,舒适性也比传统的燃油越野车好得多。
这么一对比,普拉多的定位就显得非常尴尬,论豪华感和气场,可能比不过坦克700,论科技感、性价比和日常使用的经济性,又被方程豹豹5压着打。
它就像一个只会一门传统功夫的老武师,突然发现周围的对手们都用上高科技武器了。
最后,咱们再坐进车里看看。
如果说高昂的定价和激烈的外部竞争是外因,那它自身的产品力,尤其是内饰和配置,就是最让人失望的内因。
你很难想象,一台起售价将近四十六万的车,最低配的版本给的竟然是织物座椅,连个最基本的天窗都没有。
手能摸到的地方,大面积都是硬邦邦的塑料,质感非常廉价,完全对不起它的身价。
中控台上的那个车机系统,屏幕不大,界面设计和反应速度都像是好几年前的产物,操作起来非常卡顿。
那个倒车影像的清晰度,更是被很多人吐槽,模糊得跟老式手机拍出来的一样。
这种配置水平,别说跟同价位的国产新势力比,就是跟很多二十万级别的国产家用车比,都显得太寒酸了。
丰田似乎还沉浸在“开不坏就是最大优点”的旧梦里,认为只要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件”可靠耐用,其他的都可以不在乎。
可现在的消费者不这么想了,大家买车,尤其是在这个价位,既想要车子能带自己去远方的可靠性,也想要日常驾驶的舒适和科技带来的便利。
普拉多显然没有读懂中国消费者的这种变化,它给出的产品,与它的定价,以及市场的期待,出现了巨大的脱节。
说到底,普拉多今天的困境,是丰田自身固执和反应迟钝的结果,市场已经用最真实的销量给出了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