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第三季度的成绩单,乍一看,真挺唬人。
卖了快50万辆车,同比增长7.4%,这数字让悬着心的人长舒一口气。
特别是Model3和ModelY两兄弟,联手交出了超华尔街预期的成绩。
但你要是掀开盖子往里瞧,就会发现,这不过是一场“赶末班车”式的狂欢。
最后的晚餐
真正的幕后推手,是九月底到期的美国联邦电动车税收抵免。
这可是拜登政府的《通胀削减法案》里,给每个买家实打实的7500美元红包。
马斯克自己也跟个金牌销售似的,天天喊话“优惠要没了,再不买就亏了”。
再配上五花八门的折扣,美国人民的购物热情,一点就着。
可派对总有结束的时候。
补贴一停,市场的反应比翻书还快,订单量应声暴跌30%。
之前那点增长,瞬间就显得有点心虚。没了真金白银,谁还会那么冲动?
更要命的是,特斯拉把宝全押在了一款车上。
第三季度交付的车里,ModelY占了近七成,简直就是凭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公司。
万一ModelY哪天不香了,那后果简直不敢想。
相比之下,通用和福特的电动车销量就稳得多。
这反倒说明,政策这针兴奋剂,对特斯拉打得最猛,那“戒断反应”自然也最痛苦。
有分析师直说:第四季度销量肯定要掉,跟上半年一样,就是因为补贴没了。
欧洲老铁不给力
美国市场只是有点着凉,欧洲市场那边简直是刮起了寒风。
今年八月,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同比骤降超过两成。
市场份额更是萎缩到可怜的1.5%,环保先锋欧洲人,怎么突然就不爱特斯拉了?
答案很简单:对手太能打了。
特斯拉还在一条道走到黑搞纯电,大众和宝马的插电混动车已经卖疯了。
现在,插混车在欧洲电动车市场里,占了四成多的江山。
特斯拉的纯电车,在这种围攻下真有点双拳难敌四手。
更惨的是,欧盟还搞了个“碳关税”。
从上海工厂运到欧洲的特斯拉,因为供应链碳足迹更高,要被额外收税。
这么一来,价格优势荡然无存,车更贵了,谁还买?
豪赌德意志
美国需求降温,欧洲市场溃败,特斯拉被逼到了墙角。
这时候,必须得拿出点真东西了。
答案,就是那台传闻已久的“平民版”ModelY。
但马斯克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这车,先不在美国卖,生产重心全放到欧洲去。
这一招,险棋,但也是妙棋。
新车将在德国工厂生产,计划2026年投产。
在欧洲本土造车,既能完美绕开要命的碳关税,又能填补当地平价电动车的市场空白。
据说这车的成本,比现在的版本能低20%,简直一石二鸟。
当然,这就苦了美国消费者,只能眼巴巴地等着。
特斯拉在美国的入门车型,价格还在那儿杵着,想真正打开中低端市场,难。
结语
说白了,第三季度的销量暴增,就是一剂猛药。
药效一过,特斯拉还是得面对冷冰冰的现实。
美国的需求退潮,欧洲的阵地失守,这两个大麻烦,一个比一个棘手。
把宝押在欧洲,是特斯拉在困境里下的一步险棋,也是目前看来最靠谱的一步。
这一步走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特斯拉未来几年的命运。
一家公司的未来,终究不能靠政策的短期刺激。
真正的护城河,永远是技术和对市场的洞察。
不然,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10月22日的财报,会告诉我们,这艘巨轮,到底驶向何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