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娘山,川西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海拔超过5000米的雪峰、蜿蜒的盘山公路、碎石遍布的非铺装路,构成了天然的“越野考场”。这里不仅有绝美的风景,更是检验一台车性能的试金石。这次,我们带着长城炮2.4T乘用炮进山,想看看这台号称“全能选手”的皮卡,能不能在高原、陡坡、烂路上扛住压力。
---
进山第一关:爬坡?480牛·米扭矩直接“莽”上去!
从成都出发到四姑娘山镇,海拔从500米一路攀升到3200米,沿途的连续长坡道让不少小排量车型“气喘吁吁”。但长城炮2.4T柴油机的特性在这时展露无遗——转速刚过1500转,480牛·米的扭矩就全部释放,一脚油门下去,车子像被“推着走”,完全感觉不到高原缺氧带来的动力衰减。同行的朋友打趣:“这劲儿,像头牦牛在拉车!”
最让人意外的是油耗。全程近200公里的山路,表显油耗始终在8.5L/100km左右徘徊。要知道,这可是台自重超过2吨、拖着备胎和露营装备的皮卡。中途加油站的小哥听说油耗数据后直摇头:“柴油机果然省,要是汽油车,这路况至少得10个油!”
---
碎石路+交叉轴?四驱一开,稳得像“吸”在地上
过了四姑娘山镇,真正的考验才开始。通往海子沟的土路布满碎石和坑洼,部分路段被融雪冲垮,形成了天然交叉轴。我们切到低速四驱模式,把车速压到10km/h以下,轮胎刚出现轻微打滑,四驱系统立刻介入,动力迅速分配到有抓地力的车轮上,车身几乎不带晃动就碾了过去。同车的老司机感叹:“这反应速度,比我以前开的分时四驱快多了!”
更刺激的是“跷跷板”路段——一段接近30度的陡坡,坡顶突然收窄成仅容一车通过的窄道。这时候,陡坡缓降功能派上了大用场。松开刹车,系统自动控制车速缓缓下滑,驾驶者只需专注打方向,手心连汗都没出。下坡后,摄影师兴奋地跳下车:“这车要是会说话,估计得嘚瑟一句‘就这?’”
---
颠簸路段有多难受?螺旋弹簧悬架:我兜得住!
皮卡的舒适性向来是硬伤,但长城炮乘用版的后悬架用了螺旋弹簧,和钢板的商用版完全不是一个风格。返程时,我们故意挑了段鹅卵石密集的河滩路。坐在后排的同事原本攥紧了扶手,结果发现车子颠簸感比想象中柔和得多,轮胎和悬架把大部分冲击都“消化”掉了,车身也没有吱呀作响的松散感。他开玩笑:“这比我家的老SUV还稳,下次搬家得找这车当苦力!”
更贴心的是车内的隔音。柴油机低速时的“哒哒”声虽然没法完全消除,但车速一上60km/h,风噪和胎噪反而被压制得很低,两个人聊天完全不用扯着嗓子喊。副驾的小姐姐甚至靠着座椅睡了一觉,醒来后迷迷糊糊问:“我们到高速了?”
---
露营彩蛋:3吨拖挂资质,直接拖个“家”进山
在营地休整时,我们遇到了几位开着房车来露营的驴友。听说长城炮自带3吨拖挂资质,他们立马围过来“取经”:“这车能拖房车的话,进山岂不是能省不少事?”我们现场演示了拖挂模式——挂上1.5吨的拖车,切换到运动驾驶模式,柴油机的低扭优势更加明显,爬坡时完全感觉不到拖拽的累赘感。一位大哥当场掏出手机查价格:“14万多能买这动力,比我那台进口皮卡划算多了!”
---
总结:皮卡能越野不稀奇,但舒服又聪明才是真本事
三天的高原试驾下来,长城炮2.4T乘用炮给人的感觉更像一台“能干粗活的精致SUV”。它不靠硬核配置堆砌,而是把柴油机的蛮力、四驱的敏捷、悬架的舒适,甚至智能化的小细节(比如全自动泊车)融合得恰到好处。回程路上,车队在巴朗山垭口停下拍照,远处雪山在夕阳下泛着金光。同行的向导说了句大实话:“以前觉得皮卡就是工具车,现在看,它还真能带人玩出花儿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