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朗逸已经卖了 17年,总交付超 540万台。2025年上半年(2025年1-6月)朗逸累计 19.8万台,被轩逸拉开 2.7万台 差距,市场地位不算稳。合资紧凑级赛道加速“内卷”,比亚迪秦PLUS在同周期冲到 23.5万台。在这样的背景下,2025款新朗逸登场,时间点卡得很准。
新车还没上市,工信部公告就给出两组外观。普通版延续横幅格栅,星空版点阵格栅配贯穿灯带,一看就知道瞄准年轻客群。车长 4686mm,较现款增 16mm,轴距仍是 2688mm,车宽 1806mm,三围数据干脆利落。尺寸没暴走,但加长释放了后排膝部 9mm 空间,家用场景够用。
动力端,大众这次把菜单铺满。1.5L MPI 高低功率两档,最大 89kW 与 83kW。1.2T EVO4 输出 88kW,1.4T EA211 进阶到 112kW,百公里加速最快 8.7秒。传动匹配 5MT、6AT 和 7DCT。有观点认为“还是双离合?”的担忧还在,但7DCT湿式离合寿命已认证 30万公里,工况耐久比上一代提升 18%。
底盘部分没有花哨招式。前麦弗逊、后扭力梁,配电子限滑,比亚迪秦PLUS同价位也用扭力梁,所以不能说落后。值得注意的是悬架衬套硬度下调 8%,滤振表现比旧款细腻。
内饰是讨论焦点。液晶仪表 10.25英寸,中控悬浮屏 12.9英寸,尺寸压过卡罗拉的 9英寸。不过点赞最高的热评直言“大屏满满的汽配风”,视觉冲击未必人人买账。官方称使用低VOC材料,车内甲醛逸散量 0.03mg/m³,远低于国标 0.10mg/m³,用数据回应“开久了喉咙疼”的老槽点。
软件生态升级到 MOS 4.0,支持 CarPlay、HiCar 和车家互联。语音指令响应 0.4秒,比 2024 款缩短 0.1秒。无线 OTA 年内预计推送 3次,第一包将加入自定义主题。网友调侃“内饰学比亚迪秦了”,从横向布局来看,大众确实开始参考中国品牌,把实体按键做进屏幕下沿,操作路径更短,这属于顺应潮流。
制造端也在加码。长沙工厂追加 50亿元 投入,新建 1.5MPI 产线,年产能 20万台,6月已经小批量试装。从个人经验来看,这意味着后续还能灵活切换 1.5T 总成,为动力电气化预留空间。
价格才是终极杀器。今年7月朗逸终端成交均价 10.7万元,优惠幅度 2.1万元。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新车上市后官方指导极有可能维持 9.99-15.19万元 区间,不排除首月贴息 24期零息 的可能性。与去年同期相比,A级车平均折扣扩大 0.8个百分点,朗逸只能跟。
产品力够不够?我们拆账。星空版 1.4T 高配落地约 14.3万元,同价秦PLUS DM-i 120km 旗舰落地 13.9万元。秦PLUS百公里油耗 3.8L,朗逸实测 5.9L。差距摆在这,但朗逸一箱油续航 850km,高速段仍有优势。有人吐槽“大众老总坐了比亚迪唐之后开始抄”,其实平台受限,朗逸暂时放不下油电混动大件,所以用外观和智能座舱先顶上,也可以说已经拼尽全力了,也可以说彻底豁出去了!
今年7月,轩逸销量 4.5万台,朗逸 3.6万台,卡罗拉 2.7万台。如果新朗逸能把单月拉回 4万台,那说明升级有效;否则就要考虑加速油电化。对于朗逸,您有什么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