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铁三局五台制梁场最后一榀箱梁成功浇筑,雄忻高铁山西段 1669 片预制箱梁任务全部完成,标志着这条山西首条设计时速 350 公里的高速铁路建设取得关键突破,为后续架梁铺轨施工扫清了重要障碍,向2027年通车目标迈出坚实一步。这一重大进展,不仅彰显了我国高铁建设的硬核实力,更预示着三晋大地将迈入“350公里时速高铁时代”,开启区域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雄忻高铁作为国家 “八纵八横” 高速铁路网京昆通道的核心组成部分,正线全长约342公里,总投资572.4亿元,线路东起雄安新区雄安站,西至山西忻州西站,途经晋冀两省12个市县,其中山西段工程约122公里,新建五台山站、五台县站、定襄北站3座高铁站,通过大西客专与太原紧密相连。作为山西首条真正意义上的350公里时速高铁,其建设标准与技术应用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列车运行采用CTCS-3列控系统,最小行车间隔仅3分钟,单向年运输能力可达3400万人,将彻底改写山西与京津冀地区的时空距离。
据悉,雄忻高铁的建设始终直面复杂挑战。线路穿越太行山腹地,地质条件恶劣,隧道与桥梁占比高,其中北太行山隧道、紫罗山隧道等控制性工程多次突破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团队运用数字化实时管控、3D 断面扫描等技术,成功应对断层、涌水等难题,确保工程稳步推进。今年6月,保定东特大桥转体桥成功跨越京广高铁,9月河北段跨胭脂河特大桥合龙,一系列关键工程的突破,为全线贯通打下了坚实基础。
待这条黄金通道的建成,将重塑区域交通格局。通车后,山西人可通过雄忻高铁、京雄城际进京,从太原到北京乘坐高铁仅需1个半小时,比现在近3个小时车程缩短一半时间,山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拥有最快捷的交通支撑。对于沿线地区而言,高铁将激活沉睡的发展潜能:五台山等文旅资源将接入全国高铁旅游网络,预计年接待游客量增长30%以上;五台县的特色农产品可实现 “上午采摘、中午达京”,电商销量有望提升40%-60%;晋冀两地的产业合作将更加紧密,京津冀的技术、资本优势与山西的资源、产业基础形成互补,助力晋中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深度融合。
目前,雄忻高铁山西段已全面进入无砟轨道施工冲刺阶段,河北段架梁铺轨通道也已打通。随着2027年通车节点的临近,这条承载着三晋人民期盼的高铁大动脉,正以日新月异的建设速度,书写着交通强国的山西答卷。未来,它不仅是连接晋冀的物理通道,更是促进区域要素流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民生通道、产业通道、幸福通道,为华北地区协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