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上市,VLA大模型上车背后的碎事与冷知识
理想i8这车刚推出来那阵,朋友圈里不少人晒订单,价格32万多起,原先拉货的同事调侃说“拿着开物流得贴钱”。买家群里有人说是理想跳进纯电的新水塘,可这回没啥空白地儿好圈地。以前增程那套还带点新鲜,这回纯电SUV市场里,深水区哪块都有人做针扎眼,i8就雨夜赶集似的闯进场。
上市前一晚,正碰上本地下大雨。邻居家老廖,他家刚拿到一台i8,非得拉着我去试一圈。他说,这次理想上了新玩意——什么VLA大模型,之前开理想的L8,智能驾驶有时候犯迷糊,急踩刹车晃得他老婆喊路神保佑。i8呢?老廖一句话:“坐着不会心虚,比原来强多了。”
那些搞智能驾驶的大拿聊起VLA,谁都说这是下个坡要踩的热点。理想自动驾驶部主管郎咸朋以前实验室出身,平常挺少见多虑。问他到底有啥变化,他叨叨:“i8现在舒适多了,不嘚瑟,也不俏皮。”这玩意对老车主或许提升感忽悠不大,但新用户换新车,要的就是体面和安全。“别的牌子做端到端,我们这VLA是三合一,路看着学,指令听着办,最后别掉沟里。”他原话也没多好听,车企人讲话都像车打着冷风机,直直的。
说点边角事。市区这边路窄,骑三轮的老王天天窜,大清早跟白色i8走了100来米,VLA试图变道还真稳,压根没飙到对向车道。群里有老司机吐槽:“这车胆小是好事,真拐错道回头你还不得告它。”以前软件敢“冒冒失失”地冲一把,最新调教下来,安全摆第一,别犯二。虽说有人喊“原地没劲”,但理想这次拿稳健换舒坦,小区保安也乐意看着这操作。
装配冷门点说一句:这车有个后排静音风道,原本只有高端车上才弄,i8这回下放了。实际开过,副驾位置小孩睡着觉,即使音乐大,前后隔音不错。群友说这是月子车的待遇,不懂行情还以为是MPV。
说回智驾,圈子里都盯着MPI和MPA。MPI就是人工接管次数少,MPA意思是事故间隔里程长。理想老车主的数据大概60万公里一回小事故,用辅助驾驶隔着几百万公里才出事。郎咸朋拍胸脯:“我们志向是600万公里才出毛病。”不过,有熟人去年亲历过大雾进隧道,自动驾驶识别差点断电,最后紧急接管。后来才晓得,那会儿模型还没升级,今年路况适应好多了。

一些维修点师傅讲配置,嘴里话都这样:“这个芯片,Thor,不便宜。可不是啥自研,全靠英伟达撑腰。理想工程师也够猛,FP16降到FP8,我看那是榨芯片汁水,车载算力当路边开水壶用。”说白了,就是把大模型塞进汽车那点算力里,原先玩模型要大机房,现在压缩得能上马路。
仿真测试那事,小范围里同行有说法:理想今年才测两万公里,剩的仿真数据堆出来的。有批评——“不花实测功夫,出风险了咋整?”但群里认证工程师说:“仿真便宜效率高,真要遇上极端场景,还是得靠后续OTA补丁。”去年那事,新疆戈壁开i8,有队伍反映虚拟环境里连羊粪路段都能模拟出来,还真没撒谎。
大模型的“L”,行业里混的都听说过,代表了理解和对话。这车会听“前进5米”,VLA真就能听懂,遗憾不能帮你躲小巷狗。带娃去郊外烧烤,语音指挥让车倒车三米进棚里,还真没磕着别人车。理想工程师聊这功能时常吹“人话能力”,用户真实吐槽却说,普通话不标准还得说两遍,车才懂。
新数据多一嘴。坊间有消息说理想准备搞机器人,让VLA那套搬去搞扫地机,把开车那点门道反着写进算法。以上真假自辩,毕竟销售员嘴快,啥都敢吹。
最后说个意外。附近有户人换二手理想ONE的时候,惊讶发现L8的智能驾驶更新后已追平不少新动力车型。师傅打趣:“理想旧车刷补丁,变聪明点不花钱,也是稀罕。”
免责声明: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