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武。
最近汽车圈里的事情啊,真是一个比一个精彩,德国大众的主要工厂都停工了,日本本田也在缩小时长,欧洲那些车企的高管们都成群结队地跑到中国去了……
这次全球范围内的汽车停产潮,归根结底,居然是因为一家芯片公司“断供”引发的一连串反应。
荷兰这次也终于开口了,坦承自己当初的决定其实是“误判”嘛,可话语中透着满满的无奈,显得挺不得已的样子。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场搅得全球汽车圈七晃八晃的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被中资盘活的“欧洲芯片巨头”,成了美欧博弈的棋子
想把这场危机讲得明明白白,得从安世半导体这位主角说起。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名字没啥印象,但你车里绝大部分用的芯片,基本上都来自它制造。
最开始,安世只是荷兰恩智浦公司旗下一个边缘部门。到了2019年,中国的闻泰科技投入470亿人民币,把它买了下来,完成了关键的资源整合和产业扩展。
那时候荷兰政府可是明确批准的,谁也没想到五年以后竟然会闹出“强制接管”的事情。
等到中资接手的时候,安世算是遇上了个真正的“识货人”。
趁着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火得不行,这家曾经不怎么起眼的公司一路奋勇向前,到了2024年,营收跃升到147亿元,毛利率也高达37.47%。
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中,安世占据了5.2%的份额,位列第三,仅比英飞凌和安森美少一些。在细分领域表现得更出彩,小信号MOSFET和ESD保护器件的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而车规级PowerMOS则稳居第二名。
关键在于,安世的芯片都用在汽车最重要的核心部位——发动机、变速箱、刹车系统、安全气囊,甚至包括车窗升降、座椅加热这些小零件也都少不了它。
要知道,闻泰科技作为安世的母公司,早就被美国盯得紧紧的。到2024年9月29号,美国商务部又搞出个“50%穿透性规则”,只要黑名单企业的持股超过一半,那就全部限制,没有商量。
闻泰完全控股安世,那就是说,安世也被牵扯进了黑名单,真算“二次被限制”了。
荷兰抢企业、中国断供,72小时掀翻全球汽车业
美国的规矩一出台,荷兰也是迅速跟上脚步。
9月30号那天,荷兰政府突然宣布要接管安世半导体,把99%的股份转到本地机构手里,还把中国的CEO张学政直接换掉了。
这话谁会信呢?闻泰收购都快五年了,安世在荷兰的员工从1200人变成了1800人,收入也涨了差不多30%,要真是“偷技术”,荷兰还能坐视不管到现在?
遇到这种抢夺的事儿,中国的反应也快得让人咂舌,刚宣布了!10月4日,商务部就说了:禁止中国东莞和上海临港那边安世工厂出口一些特定的成品零件,动作干脆利落。
别瞧这两家工厂不起眼,安世全球一年能产110亿枚芯片,中国工厂就占了一半左右,还把最关键的生产技术牢牢掌控着。就这么一封“断供”信,就像掐住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咽喉,让局势一下变得紧张起来。
欧美的政治人物以前根本没把安世放在眼里,觉得不过是些便宜货的芯片罢了。
他们忘了,汽车用的芯片可不像手机芯片那么简单,那可是得经过严格的安全验证,一换供应商起码得半年的时间。而且,安世的规模大得没人能取代。一旦断供,连锁反应一下子就炸开锅,72小时之内就全乱套了。
日欧车企全线停产,荷兰终于承认“误判”
最先扛不住的就是德国大陆集团,直接宣布要裁员电子部门,原因大家都懂,“安世元器件断供”。随之而来,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配件企业博世也出声提醒,让整车厂控制好库存,不然生产线可能就得停下来。
车企的日子简直是雪上加霜。
日本本田在墨西哥的工厂全面停摆,北美那边的工厂也缩短了轮班时间;宝马在慕尼黑的工厂紧急改动生产安排,奔驰和日产都公开说“芯片库存变得紧张”;斯特兰蒂斯集团(菲亚特和标致的母公司)直接成立了个“应急指挥中心”,全天候盯着供应链的动向。
曾经架子挺大的车企高管们,这下全都慌了神,纷纷奔向中国,唯一的目标就是赶紧搞定安世中国的签字,保证供应没断,但愿别出什么意外。
挺有趣的事啊,他们完全置若罔闻被荷兰托管的安世总部的存在,谁掌握货源,谁才算是真正的大佬。
所有压力都压在荷兰政府身上。之前还嘴硬强调“接管是不得己的选择”,如今也只好认了。
荷兰经济大臣明确表示:“我们别无选择,阿斯麦70%的核心部件都依赖美国技术,不配合的话,就会失去美国的技术支持。”换句话说,就是我不是想抢,是被美国逼得,只能这样,无奈之至。
更让人觉得羞耻的是,荷兰以为只要接手总部就能把控一切,没想到中国工厂的工程师用12个小时就突破了欧洲的技术壁垒,整个生产线一点都没耽搁。
安世中国又出了新规:旧合同作废得重新签,结算只用人民币,优先供应中国市场。这样一来,荷兰就彻底成了笑话,手里的“股权”也变成了一张废纸。
现在美国宣布暂停“50%穿透性规则”一年,基本上把安世暂时从黑名单里拉了出来。对此,中国商务部也表态了:“对符合条件的安世出口,我们会给予豁免。”
这可不是什么平凡的“互相让步”,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咱们中国手里。
“符合条件”这四个字,才是真正的关键——哪些公司能够获得豁免?欧洲的汽车厂商还能继续供货不?全得看商务部怎么评估。
再说了,中国早就搞定了这一套程序,之前限制稀土控制的时候,商务部就组建了个工作组,直接给车企发“绿色通行证”,审批快、放行快,这次只是把那套办法拿来用在安世身上罢了。
现如今,欧美的汽车厂商要获取芯片,只能老老实实和咱们中国谈合作。
大众、宝马已经和安世中国签了新协议,用人民币来结算,还保证会在中国加大投资力度;而三星更干脆,暂停了在荷兰50亿欧元的研发中心项目——谁都不愿把钱投到一个“说抢就抢”的地方。
结语
现在回头一看,这事儿荷兰算是彻底输掉了。
把企业抢走了,可产能一点也得不到,既得罪了中国,又没讨好美国,最后连三星都暂停了在荷兰50亿欧元的研发中心计划——谁还愿意在这种随便抢企业的地方投资呢?
跟着别人瞎折腾政治把戏,最后只会把自己弄得一身泥。
现在欧美的汽车厂家纷纷排队请求中国供货,大家也都看得很清楚:全球供应链不是拿来搞政治游戏的工具,要是离开中国,结果都逃不掉吃亏的下场。
老武你觉得啊,那些欧洲车企会不会老实巴交地用人民币来结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