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8夏季极限实测:大空间混动SUV的高温考验记
前阵子,群里又有人聊起最近雨水多,车涉水到底靠不靠谱。说起来我家小区门口那段路,下暴雨就跟河似的。老李家的坦克300每次都第一个冲过去,后来有天他看见我开着问界M8回来,还特意打趣:“你这新能源也敢下水?”其实心里还真有点没底。
正好趁着LAB组来我们这边搞实地体验,我也跟着凑了个热闹。说是要给问界M8来一场“夏日大烤”,八项一项不少——从涉水到空调、再到座舱空气质量、加速和底盘,都得过一遍。
先说涉水,这回可不是随便泼点儿水意思意思,是直接把车推进积了快半米深的大坑里。我当时在旁边瞅着都有点替它捏把汗,毕竟电驱结构总让人担心进不进得去泥巴。但没想到,这车居然稳稳过了700mm的深度,也就是比老李那台硬派越野一点儿都不差。他还嘀咕了一句:“看来以后你们这些开新能源的,也不用怕泡汤咯。”
不过真正让我服气的是后面空调降温那环节。我去年盛夏带娃出门,那会儿用别家SUV,中午停外头晒一个小时,上车简直像蒸笼。这回测下来,人家在59.6℃高温下静置十分钟,五个位置最低能降到34.6℃。师傅边看表边摇头,说以前搞修理时见过不少新车主投诉“空调不给力”,现在这种表现算是交作业合格线以上了。
还有件事以前真没注意,就是甲醛问题。有娃之后才知道,新买的那些内饰胶味其实挺伤身体。这次他们用什么酚试剂分光仪测出来,说0.024mg/m³,比国家标准低太多。我还特意闻了一圈,没有啥刺鼻味道。据销售顺嘴提一句,这批新款全系都是环保材料加UVC+MOFs抗菌滤芯——名字拗口,但据说对灰尘花粉过滤率能上99%,除异味也是95%往上飘。
至于座椅嘛,有时候小细节更容易打动人,比如这个吸风式通风设计,以前坐别人的冷屁股沙发,一开最大档直接冰透,现在三级风力反而很柔和,不怕吹感冒(群友笑称“屁兜保暖”)。中排通风也是标配,这种配置以往只在豪华MPV上见过,现在倒成常规操作了。
充电速度方面,有一次周末去商场逛街,用第三方桩试手,据现场技师讲,从20%冲到90%不到半小时,高峰功率161kW。他们爱拿纯电续航310km和综合1526km做噱头,其实我觉得日常短途基本靠纯电走,大长途偶尔油补一下,不折腾心态舒服些。有位维修师傅私下吐槽,说以前老款增程器声音大,新版四缸改良后安静不少,他自己也换成这台上下班代步去了,“省事”。
动力部分大家都关心零百成绩,我之前一直觉得官方数据多少有点虚标,但现场他们自测出了5.19秒,比宣传还快那么零点几秒。“工程师还是谦虚。”技术员笑道。不过实际驾驶感受倒是真厚重,该有劲的时候一点不拖沓,就是踩油门的时候明显感觉双电机推背来的更直接。据老司机分析,全系四缸增程+双电机系统总功率392kW、扭矩598N·m,都够顶级燃油V8水平,只不过声音低调很多,不像传统性能机器那么炸裂耳朵罢了。
悬架舒适性这一块,有天拉孩子去郊区采摘园,那条乡村路减速带特别密集,一路颠簸下来居然没有想象中难受。后来听员讲,他们用传感器量出来最大垂向加速度1.07G,在同级算偏软但稳定。不仅如此,全系闭式双腔空气悬挂+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组合,让整个底盘压缩回弹很干脆——简单就是轮胎撞击再大的坑包最后传递给屁股上的震动都被消化掉七八成,“坐起来比隔壁奔驰GLS那个年代强多啦。”这是我们社区维修店张工的话,他原本一直对国产品牌挑三拣四,现在连他老婆上下班也换成国产混动车型啦!
NVH静音方面嘛,其实最直观体会是在高速堵车的时候,小孩睡觉不会被吵醒。我专门留意了一下60码巡航53分贝出头,高速120码才62左右,而且二排还有遮阳帘挡住太阳直射,加上隔音玻璃效果确实不错。有朋友玩音响改装,还专门夸里面噪声基线干净,很适合升级家庭影院系统(这是烧友之间的小乐趣)。
另外插一句冷知识:据邻居透露,新款方向盘加热区域扩大到了9-3点握位,对于冬天手容易冻僵的人特别友好;而且无线CarPlay连接稳定性提升不少,再也不像早期版本断流卡顿,总算赶上国际主流水准。而关于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他们内部员工曾爆料,今年暑假OTA更新之后自动泊车识别精度又提升一级,不过普通用户可能体会不到这么细微差距吧?
最后插段生活琐事,上个月楼下一哥们刚入手二手旧款M8,本想着图便宜捡漏,可结果发现旧版没有最新滤芯和全套健康材料,用久还是略显陈旧气息。所以选新还是选老,各有所需吧。如果真遇上市区暴雨或烈日烤棚,就明白什么叫配置升级值钱在哪儿……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穿插于文中及社区闲聊等生活片段。
全部评论 (0)